[实用新型]环形立体水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707.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于东盛;陈梁;刘有芳;江郑;刘金梅;唐世田;李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立体 水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形立体水草,主要涉及人工水草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富营养化的湖泊内,恢复水生植物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遏制蓝藻水华的发生。,水生植物净化水质部分是依靠拦截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茎叶上的附着微生物来净化水质。根据这个原理,若用人工介质来替代水生植物,同样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现有采用人工水草的方式,在水域中设置人工水草,以便给水体内的生物繁殖提供载体。通常人工水草的上端会设置浮块,以此将人工水草浮动起来,但是倘若浮块脱落,该人工水草就会萎焉下去堆叠在一起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靠自身浮起的环形立体水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若干圆环和锚块,若干圆环相互之间环环相扣形成环链,圆环的内部设有空腔,在圆环的外部均布设有若干纤维长绒,锚块上设有固定环,环链的一端端部固定在固定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圆环上设有若干纤维长绒,由此形成生物繁殖的固定载体,同时圆环又能环环相扣形成环链,圆环本身设有空腔,因此圆环成为载体的同时又能提供浮力,最后形成一种立体的水草结构。
进一步,圆环包括两个半圆环,两个半圆环的一端铰接,两个半圆环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每个圆环可以打开,因此可以根据需要更换、添加或者删除圆环。
进一步,两个半圆环的另一端搭扣在一起,圆环固定快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环相互环环相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个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圆环,2-锚块,201-固定环,3-纤维长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相互之间环环相扣的圆环1,环环相扣的圆环1形成环链,圆环1内部空枪设置,该圆环1有两个半圆环组成,两个半圆环的一端铰接,两个半圆环的另一端搭扣在一起,以此便于圆环快速相互之间连接固定。
如图1在圆环1的外部均布设有若干纤维长绒3。
锚块2上设有固定环201,固定环201与环链的一端固定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