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庭用蟑螂捕捉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0805.9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龙能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庭 蟑螂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蟑螂捕捉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用安全、卫生的蟑螂捕捉盒。
背景技术
蟑螂喜欢潮湿、温暖、食物丰富的环境,螳螂有群居习性,而凡是有人生活或者居住的建筑物内,都符合蟑螂的生存条件。由于蟑螂自身携带有多种病菌,到处爬行的过程中很容易传播疾病、引发敏感,或者出没家电、器械设备,造成线路短路、损坏,严重影响了卫生环境、生活质量。
现有技术中,CN204335613U《蟑螂捕捉盒》公布了一种蟑螂捕捉设备,在盒体内设置投放,在饵料周围设置粘胶层,从而使蟑螂粘在捕捉盒内,完成捕捉,但由于粘胶层在粘住一些蟑螂后就起不到胶粘的作用了,入口处采用I型杆结构,未使用时整个装置底部时封闭的,饵料气味不会从底部传出,而且挡板有重量,蟑螂不容易推开,因此不能有效的对蟑螂进行捕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庭用蟑螂捕捉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更加环保,限位装置方便蟑螂的进入,并有效的阻止蟑螂了离开盒体,同时还可以进行气味散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庭用蟑螂捕捉盒,包括盒体、盒盖和饵料台,所述饵料台固定在盒体中间位置,且外侧设有与饵料台相对应的隔离罩,所述盒盖中间位置开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设有玻璃,所述盒体四周侧壁上端开有通风孔,下端开有入口,所述入口内安装有限位装置,在盒体内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盒体底板与所述限位装置之间,且后端与盒体侧壁相贴合,在盒体的一侧上还设置一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靠近盒体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为圆形,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圆管和与圆管相连的弹性锥状收缩管,在所述弹性锥状收缩管的锥孔端处开设有若干开缝。
进一步地,在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一向盒体侧壁弯曲的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长度大于入口直径,宽度大于弹性锥状收缩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隔离罩将饵料台隔离开来,阻止蟑螂靠近吞吃,由于盒体底板没有粘胶层,进入盒体的蟑螂会聚集在饵料台附近,不会阻碍其他蟑螂的进入,增加了捕捉盒的捕捉量,同时在靠近盒体底部的位置开设入口,不仅可以散发饵料气味,而且可以让蟑螂只能进不能出,提高了实用性。
2.由于限位装置首端圆管与入口相配合,末端弹性锥状收缩管开有缝隙,顶部圆周小于蟑螂体宽,因此蟑螂只需要顶开一部分限位装置就可以进入盒体,方便了蟑螂进入,提高了捕捉效果。
3.由于挡板一端设置有弧形板,蟑螂在入口附近从盒体底板向上爬的时候,弧形板可以有效的防止蟑螂爬到弹性锥状收缩管上跑出或者堵塞入口。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减少了农药捕捉带来的环境污染,设置隔离罩,增加了捕捉盒内蟑螂的捕捉量,同时入口为开缝锥状,实现了蟑螂只能进不能出,有效地提高了捕捉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通风孔,12、入口,13、盒体底板,2、盒盖,21、观察孔,3、饵料台,4、隔离罩,5、限位装置,51、圆管,52、弹性锥状收缩管,6、挡板,61、弧形板,7、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包括盒体1、盒盖2和饵料台3,饵料台3固定在盒体1中间位置,且外侧设有与饵料台3相对应的隔离罩4,通过隔离罩4将饵料台3隔离开来,阻止蟑螂靠近吞吃,同时由于盒体底板13没有粘胶层,进入盒体1的蟑螂都会聚集在饵料台3附近,不会阻碍其他蟑螂的进入,增加了捕捉盒内部蟑螂容纳量,盒体1四周侧壁上端开有通风孔11,下端靠近盒体底板13的位置开有入口12,入口12内安装有限位装置5,不仅可以散发饵料气味,而且可以让蟑螂只能进不能出,提高了实用性,盒盖2中间位置开有观察孔21,观察孔21上设有玻璃,方便观察盒体1内蟑螂捕捉情况,在盒体1内还设置有挡板6,挡板6位于盒体底板13与限位装置5之间,且后端与盒体1四周侧壁相贴合,在盒体1的一侧上设置一进水孔7,进水孔7与盒体底板13相邻,通过进水孔7向盒体1内注水,从而对盒体1内的蟑螂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龙能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龙能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0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式陷阱收集器
- 下一篇:一种灭虫喂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