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前置处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1506.7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华;尚启慧;蔡伟;王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电天时精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40005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栅角 位移 传感器 前置 处理 电路 | ||
1.一种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前置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励信号接收单元、感应信号放大单元以及感应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激励信号接收单元包括三个RC滤波电路以及三个激励信号放大电路,三个激励信号接收电路与三个激励信号放大电路一一对应,激励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入端与RC的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激励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激励线圈,感应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与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线圈连接,感应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感应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任一激励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感应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前置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激励信号放大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激励信号放大电路包括运放UA6、电阻R2、运放UA7、电阻R3、可调电阻RW1;
所述运放UA6的同相输入端与RC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A6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UA6的输出端连接构成电压跟随器,运放UA6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运放UA7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UA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与运放UA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A7的反相输入端通过可调电阻RW1接地,运放UA7的输出端作为激励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前置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信号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4、电容C2、运放UA1、运放UA2、运放UA3、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可调电阻RW2、可调电阻RW3以及芯片U1;
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运放UA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与运放UA1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容C2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作为感应信号放大单元的正输入端与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线圈连接,电容C2的负输入端作为感应信号放大单元的负输入端与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线圈连接,运放U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与运放UA1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A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可调电阻RW2与运放UA2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UA2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UA2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运放UA2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A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8与运放UA3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放UA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7与运放UA3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7和运放UA3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3串联后接地;运放UA3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0与运放UA3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A3的输出端与芯片U1的3引脚连接,芯片U1的2引脚和5引脚接地,芯片U1的1引脚和8引脚通过电阻R11串接,芯片U1的7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的4引脚接-5V电源,芯片U1的6引脚作为感应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其中,芯片U1为仪表放大器INA141U。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前置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信号处理单元包括过零比较器U2、电阻R13、电阻R12、运放UA4、运放UA5、电阻R14以及电阻R15;
所述过零比较器U2的2引脚作为感应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感应信号放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过零比较器U2的3引脚接地,过零比较器U2的4引脚接-5V电源,过零比较器U2的7引脚和8引脚接+5V电源,过零比较器U2的1引脚通过电阻R12连接于运放UA4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12和过零比较器U2的公共连接点通过电阻R13接地,运放UA4的反向输入端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作为感应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三个激励信号放大电路中的任一激励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运放UA4的输出端与运放UA5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运放UA5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运放UA5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15与运放UA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UA5的输出端作为感应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方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电天时精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电天时精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15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栅轴角检测系统
- 下一篇:处理故障的方法、飞行器、服务器和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