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弯矫设备专用卷取压靠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1928.4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洪建;李冯;黄金彬;崔冰;陈建斌;林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弯矫 设备 专用 卷取 压靠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弯矫设备专用卷取压靠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拉弯矫设备由于卷取轴跳动、机列辊系平行度水平度及侧支撑位置等精度均不合格,生产时多出现层间错动,产生卷取粘伤,长期以来均依靠在板间喷射溶剂油以避免,但溶剂油在冬季因气温低而无法完全挥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弯矫设备专用卷取压靠辊装置,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弯矫设备专用卷取压靠辊装置,包括经外轴承与压靠辊的芯轴端部相联接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经螺栓组件与调节杆的一端相联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调节弹簧、固定导套、调整垫片后经防脱落组件固定,所述调节杆垂直于压靠辊的设置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调整垫片为开放式的U形状。
优选的,所述螺栓组件的螺栓连接孔为长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导套与机架固定联接。
优选的,所述防脱落组件为螺纹螺母组件。
优选的,所述压靠辊横向设置,所述调节杆纵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压靠辊的芯轴外套设有辊套,所述辊套内设置有内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以上下、前后调节压靠辊,从而可消除传统的拉弯矫设备卷取轴跳动、辊系平行度水平度及侧支撑位置等对产品的不良影响,经试验效果明显,大幅提高产品成品率,设备改造及维护成本低、运行稳定,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液压控制原理图。
图中:1-外轴承,2-压靠辊,21-芯轴,22-辊套,23-内轴承,3-轴承座,4-螺栓组件,5-调节杆,6-调节弹簧,7-固定导套,8-调整垫片,9-防脱落组件,10-机架,11-矩形管,12-Y型换向阀,13-流量调节阀,14-液压锁,15 –第一减压阀,16-第二减压阀,17-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3所示,一种拉弯矫设备专用卷取压靠辊装置,包括经外轴承1与压靠辊2的芯轴21端部相联接的轴承座3,此处外轴承1采用关节轴承,所述轴承座3经螺栓组件4与调节杆5的一端相联接,所述调节杆5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调节弹簧6、固定导套7、调整垫片8后经防脱落组件9固定,所述调节杆5垂直于压靠辊2的设置方向设置;所述压靠辊2的芯轴2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轴承座3与调节杆5;通过增减调整垫片8的数量调整压靠辊2两端高低,调整时将压靠辊2压下,用塞尺测量压靠辊2两端与卷材间隙,调整高低使压靠辊2两端间隙差值在0.1mm内;压靠辊2经调节弹簧6与机架10非刚性连接,可保证压靠辊2运行平稳,采用调节弹簧6复位,使其调整距离长,调整力矩变化范围大,同时维护保养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垫片8为开放式的U形状,便于在不拆除防脱落组件9的情况下增加调整垫片8。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组件4的螺栓连接孔为长孔,通过松开螺栓组件4的螺栓前后调节轴承座3从而前后调节压靠辊2的位置,调整前后使压靠辊2两端间隙差值在0.1mm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导套7与机架10固定联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防脱落组件9为螺纹螺母组件,所述防脱落组件9可以避免调节杆5脱出调节弹簧6、固定导套7、调整垫片8,所述调节杆5只有上端局部加工有螺纹,其余部分为光杆;当然所述防脱落组件9也可以采用其他大尺寸的固定块。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靠辊2横向设置,所述调节杆5纵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压靠辊2的芯轴21外套设有辊套22,所述辊套22内设置有内轴承23,此处内轴承23采用转动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自调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1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