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修复重金属Pb污染土壤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2952.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原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重金属 pb 污染 土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修复重金属Pb污染土壤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化工、采矿、冶炼等工业“三废”、城市交通、大气沉降、固体废物、农药化肥等带来的土壤污染问体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国有20%的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Pb污染土壤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公路两旁的农田基本上都受到重金属Pb的污染。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最近几年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以前针对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做过一些工作,但针对污染土壤治理开展了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栽种一些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但种方法时间长、效果差,或者添加一些化学药剂,使重金属与之发生化学反应,但这样会改变土壤的环境,破坏土壤的原有平衡。现有的土壤粉碎设备基本不带有土壤重金属Pb的修复作业,通常是土壤粉碎以后再进行修复作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作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修复重金属Pb污染土壤的装置 ,实现机械化的土壤修复作业,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修复重金属Pb污染土壤的装置,包括主机,主机由依次布置的输送带I、土壤粉碎箱、输送带II以及土壤混合箱组成,土壤粉碎箱中安装有土壤粉碎机,土壤混合箱中有土壤混合机,输送带I平行布置且输送带I的输送端正对土壤粉碎机的进料口,土壤粉碎箱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输送带II倾斜向上布置,输送带II的一端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另一端位于土壤混合机进料口的正上方,土壤混合箱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泥口,排泥口与土壤混合机的出料口连通;
土壤混合箱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由加料箱和位于加料箱底部的加料管组成,加料管固定在土壤混合箱上并和土壤混合箱连通,加料管位于土壤混合机进料口的正上方,加料箱中装有重金属Pb土壤修复粉末。
所述的输送带II的倾斜角度为30-45°。
所述的料管上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合土壤粉碎作业和重金属Pb土壤修复粉末的混合作业,达到了机械化土壤修复作业的目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2-土壤粉碎箱,3-土壤混合箱,4-输送带I,5-输送带II,6-出料口,7-排泥口,8-加料箱,9-加料管,10-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修复重金属Pb污染土壤的装置,包括主机1,主机1由依次布置的输送带I4、土壤粉碎箱2、输送带II5以及土壤混合箱3组成,土壤粉碎箱2中安装有土壤粉碎机,土壤混合箱3中有土壤混合机,输送带I4平行布置且输送带I4的输送端正对土壤粉碎机的进料口,土壤粉碎箱2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6,输送带II5倾斜向上布置,输送带II5的一端位于出料口6的正下方,另一端位于土壤混合机进料口的正上方,土壤混合箱3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泥口7,排泥口7与土壤混合机的出料口连通;
土壤混合箱3的顶部还设置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由加料箱8和位于加料箱8底部的加料管9组成,加料管9固定在土壤混合箱3上并和土壤混合箱3连通,加料管9位于土壤混合机进料口的正上方,加料箱8中装有重金属Pb土壤修复粉末。
所述的输送带II5的倾斜角度为30-45°。
所述的料管9上设置有阀门10。
作为优选的,重金属Pb土壤修复粉末可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粉末吸附剂、专利200610023334.6所公开的由活性炭及其表面具有的作为吸附活性中心点和催化作用的二氧化锰晶粒组成的粉末吸附剂等,它可以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化,使之失去生物有效性和流动性,从而阻止植物的吸收,达到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将污染土壤通过输送带I4送入土壤粉碎箱2中,然后通过输送带II 5和pb污染土壤修复剂进入土壤混合箱3中,通过土壤混合机的转动使混合均匀的土壤流出混合箱,重新回到农田中。修复剂被均匀地混合到污染土壤中后,将与重金属Pb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比如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生物饭应等。通过这些反应将重金属Pb由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转化为残渣态,这是的重金属Pb不再被植物吸收,也不再地下水中流动。从而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原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原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2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