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4928.X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华;王朝;蔡伟;王中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电天时精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30 | 分类号: | G01B7/3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40005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对 式时栅角 位移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位移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角位移测量;其中,目前已经发展比较成熟的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均为增量式测量方法,即只能实现对极内相对角度的测量。一旦工作系统断电后,当工作系统再供电开始工作时,现有的增量式时栅传感器无法立即获取运动部件准确的位置信息;另外现有的增量式时栅传感器定转子都有绕组线圈,为了实现转子的整周转动,转子上都具有滑环结构,因此,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自身的稳定性难以满足工业应用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能够有效简化传感器的自身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和测量稳定性,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能够有效简化传感器的自身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和测量稳定性,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包括两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该两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同轴并列设置;
所述增量式角位移传感器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同轴设置于定子内,所述定子上绕制有两组激励绕组和一组感应绕组,所述定子和转子间具有间隙;其中,两组激励绕组输入信号相位相差90°。
进一步,所述定子设置有定子齿,所述激励绕组和感应绕组均设置于定子齿上,所述两个激励绕组为间隔反向串接结构,所述感应绕组为逐齿反向串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转子设置有转子齿,相邻两个转子齿之间形成转子槽,所述定子齿的齿宽和转子槽的宽度相等,转子转过一个转子齿的齿距所用时间为感应绕组输出的感应信号的一个变化周期。
进一步,所述定子齿和转子槽的宽度相等,所述转子齿和转子槽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两个激励绕组的初始绕制位置相差一个定子齿槽宽的距离。
进一步,两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转子齿数差值为1。
进一步,所述两个增量式角位移传感器之间设置有隔磁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能够有效简化传感器的自身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和测量稳定性,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包括两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该两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同轴并列设置;
所述增量式角位移传感器包括定子(1,1a)和转子(2,2a),所述转子(2,2a)同轴设置于定子(1,1a)内,所述定子(1,1a)上绕制有两组激励绕组(3,3a)和一组感应绕组4,所述定子(1,1a)和转子(2,2a)间具有间隙;其中,两组激励绕组输入信号相位相差90°也就是说激励绕组一组为正弦激励绕组,另一组为余弦激励绕组,如图1所示,图1实际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定子1和转子2组成一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定子1a和转子2a组成一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
正弦激励绕组和余弦接绕组工作时输入相位相差90°且频率相同的激励信号,两个增量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感应绕组感应出两个电压信号,该两个电压信号之差包含了被检测的绝对角度位置信息,通过上述结构,整个传感器结构中无需传统的滑环结构,从而能够有效简化传感器的自身结构,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制造难度以及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结构稳定性和测量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工作过程中高次谐波,进而有效减少谐波电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电天时精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电天时精密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49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