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5087.4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0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依诺精密密封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12 | 分类号: | F16J15/3212;F16J15/3252;F16J15/3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转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尤其是一种应用于齿轮箱、变速器轴、机械设备轴旋转密封圈,属于油封领域。
背景技术
骨架油封因其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维护更换方便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等各行各业,现有的骨架油封包括骨架,骨架的一侧连接有腰部和唇部,唇部安装有围簧,骨架的另一侧连接有防尘唇,防尘唇各处的厚度大致相等,且其端部与轴轻微接触,用于阻挡灰尘进入,这种结构的骨架油封虽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但当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偏心现象而发生跳动时,就会对唇部进行扯拉,导致唇部失圆,并与轴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这直接造成灰尘或油通过间隙进入唇口与轴之间并对唇口造成严重磨损,使骨架油封的密封效果的下降并严重影响骨架油封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通过螺纹汇油线让油完全不渗漏,隔离液体,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高碳钢丝弹簧与冷轧钢骨架,所述密封圈主体外圆前端设有导角导向,所述密封圈主体外圆后部设有环状螺纹,所述冷轧钢骨架设于密封圈主体内腔,且所述冷轧钢骨架一侧设有橡胶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底部一侧设有防尘唇部,所述防尘唇部一侧设有密封唇部与螺纹汇油线,所述密封唇部底部设有唇端部,所述密封唇部上设有弹簧槽,所述高碳钢丝弹簧设于弹簧槽内腔。
进一步而言,所述导角导向小于环状螺纹尺寸。
进一步而言,所述环状螺纹为多关卡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应用于齿轮箱、变速器轴、机械设备轴旋转密封圈在装配的过程中起到精准定位作用,方便安装,不易变形,后部环状螺纹属于多关卡线接触,密封效果更佳,旋转轴转动时压挤回油线,螺旋回油线会使储油槽内油会自动返回密封箱体内,达到节省油和环保的作用,解决了旋转运行中油渗漏,杜绝了漏油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正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1、密封圈主体;2、导角导向;3、环状螺纹;4、橡胶主体;5、防尘唇部;6、密封唇部;7、螺纹汇油线;8、高碳钢丝弹簧;9、冷轧钢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旋转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1、高碳钢丝弹簧8与冷轧钢骨架9,所述密封圈主体1外圆前端设有导角导向2,所述密封圈主体1外圆后部设有环状螺纹3,所述导角导向2小于环状螺纹3尺寸,形成锥度安装,在装配的过程中起到精准定位作用,方便安装,后部环状螺纹属于多关卡线接触,密封效果更佳,所述冷轧钢骨架9设于密封圈主体1内腔,且所述冷轧钢骨架3一侧设有橡胶主体4,永不变形,所述密封圈主体1底部一侧设有防尘唇部5,所述防尘唇部5一侧设有密封唇部6与螺纹汇油线7,在第一次装配之前储存微量机械油,在第一次启动时起到润滑,冷却,减少摩擦系数,避免干摩擦,防止热烧蚀和恶性磨损,在启动过后正常运转中,旋转轴转动时压挤回油线,螺旋回油线会使储油槽内油会自动返回密封箱体内,达到节省油和环保的作用,所述密封唇部6底部设有唇端部,所述密封唇部6上设有弹簧槽,所述高碳钢丝弹簧8设于弹簧槽内腔,钢丝弹簧一直自动收缩,辅助主唇口与轴紧密配合,隔离液体,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本实用解决旋转运行中油渗漏,能够让油完全不渗漏。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依诺精密密封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依诺精密密封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5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动机械的液体密封结构
- 下一篇:水泵混合密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