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颗粒型肥料配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5492.6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9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岩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三***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肥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牧草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牧草种植的颗粒型肥料配肥系统。
背景技术
牧草同其他作物一样,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磷、钾、钙及中微量元素,牧草获得这些营养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的供给,但是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存在,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不能为牧草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需要,导致牧草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所以在牧草栽培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施肥,不仅可以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针对不同品种的牧草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对牧草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牧草在施肥的同时,也要考虑施肥是否恰当,牧草养分的不平衡不仅容易导致牧草发生病害,而且影响牧草的质量安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通过对土壤采样和化验分析,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各种牧草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合理施用,从而协调牧草的生长和营养的平衡,促进牧草健壮生长。
但是现有的颗粒型肥料都是统一出售的,其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固定,因此并不适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种植牧草,即使牧草种植者采用现场配置的方式可以得到需要的肥料,但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该肥料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难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颗粒型肥料配肥系统,能够针对不同草场的牧草配置适当的颗粒型肥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型肥料配肥系统,所述颗粒型肥料配肥系统包括颗粒配料斗、用于接收所述颗粒配料斗输出的颗粒肥料的第一颗粒搅拌机、第二颗粒搅拌机、用于包装所述第二颗粒搅拌机输出的颗粒肥料的颗粒物自动包装机、斗式提升机、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第二颗粒搅拌机、颗粒物自动包装机和斗式提升机运行的控制装置,所述斗式提升机的进料斗与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的出口连接,所述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颗粒搅拌机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为卧式搅拌机,所述第二颗粒搅拌机为立式搅拌机。
优选地,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包括第一壳体、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搅拌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轴旋转的第一驱动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所述第一壳体的左端设置有用于输出物料的出口,第一壳体的右端设置有用于输入物料的进口,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的进口和出口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呈螺旋状,第一搅拌叶片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搅拌轴上,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工作腔的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工作腔右侧的底部从右到左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第一工作腔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为1-5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第一工作腔的侧壁、以及第一搅拌轴均采用耐磨材料制作。
优选地,所述颗粒配料斗上设置有将物料输送至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的进口的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支架、安装在所述输送支架上的传送带和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的传送带驱动件,所述传送带从左到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传送带的右端位于所述颗粒配料斗内,所述传送带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的进口处,所述传送带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块挡板,当所述挡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时,挡板与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形成存留物料的储料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颗粒搅拌机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搅拌桶内的搅拌转轴、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件和固定在所述搅拌转轴上的搅拌叶片,在所述搅拌桶的上端开设有进口,所述搅拌桶的下端开设有出口,所述搅拌桶的出口上安装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片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搅拌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颗粒搅拌机内设置有用于喷洒缓释剂的喷洒装置。
优选地,所述颗粒型肥料配肥系统包括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颗粒物自动包装机的出口下端的物料输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岩,未经周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5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