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7316.6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5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繁科;开明敏;许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金太阳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12;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慧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59 | 代理人: | 秦晓刚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
背景技术
蓄电池为提供电能的一种设备,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蓄电池一般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上的盖体,在壳体内设有极板,壳体内还填充有电解液。盖体起到封闭壳体、避免电解液泄漏的作用。实际使用时,蓄电池内可能要加液,而蓄电池本身的特性使得蓄电池在放电或充电过程中需要做排气动作。因此,蓄电池的盖体并不是完全密封的,应可以实现注液和排气操作。
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的盖体结构不合理,在注液过程中造成蓄电池注液困难,并且液体容易泄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蓄电盖体在排气时的排气性能也不理想,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液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蓄电池盖体结构不合理,造成蓄电池注液困难、排气性能不理想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一体式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贯穿凹槽的底壁,并且所述凸台向凹槽的底壁的两侧延伸,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贯穿凸台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与凸台同轴,并且,所述凹槽与注液孔同轴,所述凸台远离凹槽的一端设有斜口,所述斜口与注液孔的轴线呈30度至60度的夹角,所述盖体上还设有槽体,所述凸台远离凹槽的一端位于槽体内,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槽,所述排气槽沿注液孔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排气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排气槽上端的宽度小于排气槽下端的宽度。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注液孔的轴线与槽体的轴线同轴,并且所述槽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凹槽的横截面面积。降低了盖体的制造成本,并且,由于槽体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得蓄电池在注液时注液方便,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不容易漏液。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注液孔的侧壁上还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轴线与注液孔的轴线重合,并且,所述环槽连通所有排气槽,所述环槽的深度大于排气槽的深度。环槽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蓄电池的注液性能,并且,环槽的设置使得蓄电池不容易漏液,在使用过程中优化了蓄电池的排气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环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形。积聚在环槽内的液体便于排出。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凸台的下端在斜口最低位置处设有沿凸台轴线方向延伸的导流筋,所述导流筋的侧壁与注液孔的侧壁平齐。导流筋的设置优化了蓄电池的注液性能,蓄电池注液操作方便。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凸台与凹槽的底壁之间一体式设有加强筋。提高了凸台的强度,延长了盖体的使用寿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槽体内一体式设有筋板,所述筋板呈网格状设置在槽体内,所述筋板的最低处低于斜口的最低处。筋板的设置有效地避免了蓄电池漏液,优化了蓄电池的使用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凹槽内粘接有海绵块。海绵块的设置可以避免液体外泄污染环境,优化了蓄电池的使用性能。
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斜口与注液孔的轴线呈30度夹角。利于蓄电池的注液和排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具有如下优点:盖体上设有凹槽,在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凸台,在凸台上开设有注液孔,在盖体上还设有槽体,凸台位于槽体内的部分上设有斜口,该斜口与注液孔的轴线呈30度至60度的夹角,在注液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槽,该排气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字形,并且,排气槽上端的宽度小于排气槽下端的宽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注液过程中由于斜口和排气槽的存在,液体容易进入蓄电池内部,从而大大优化了蓄电池的注液性能,在注液过程中利用排气槽可以方便地排出蓄电池内部的气体,从而有利于蓄电池的注液操作;另外,排气槽的设置进一步优化了注液孔的排气性能,从而提高了蓄电池的安全性能,斜口的设置使得位于蓄电池内的液体不容易泄漏,优化了蓄电池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盖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金太阳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金太阳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73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中盖与盖片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组绝缘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