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8747.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郑革;陈克达;方伟;徐驰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4/28;H01R4/30;H01R13/629;H01R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电 用线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配电线路中,特别是绝缘线路中,如果发生线路故障,需要从主线上引出分支线时,往往是停电维修,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即便是不停电维修,也要出动“带电作用班”抢修,投入设备多,安全作业程序复杂。因此,为了到达不停电的电力作业要求,以及保证带电检修人员的安全性,往往需要在供电线路上架设导线线夹,以便对导线进行穿刺连接,保证检修安全性和不断电作业。
现有几种针对以上所述情况下使用的线夹设备,大部分为架空裸导线上使用的线夹较多,而架空绝缘导线上使用的线夹较少,大多是在传统产品上进行改装使用,施工不方便,性能不稳定等。
现有一种常用于绝缘导线上的带电线夹,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穿刺片和螺栓组件,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组件相互扣合,从而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夹线槽,穿刺片设置在夹线槽的内壁上,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预设位置上通过拧紧螺栓组件使穿刺刀片开始对夹穿刺导线绝缘层及金属导体以形成良好电气连接效果。但现有这种带电线夹对导线的安装固定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实现,壳体自身并没有扣合力,对于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往往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安装施工难度大,费时费力,尤其在安装实践中,往往由于操作不妥,在交替拧接多组螺栓过程中时常出现壳体与导线位置不正和摆动使穿刺片位置偏移或穿刺压紧的松紧度不够,导致穿刺片与导线的电气接触不良,从而使带电线夹的使用性能不稳定。另外的,现有的带电线夹缺少引流验电结构,需配套外部设备将承载电流外接,安装不便,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带电线夹安装繁琐,施工难度较大、以及导线固定不稳影响其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电用线夹装置,包括:
绝缘壳体,其上成型有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内设置有穿刺片;
所述压盖部件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线槽相对应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与所述第二线槽扣合形成能够容纳导线的夹线槽,所述夹线槽两端分别设置有引导导线滑入所述夹线槽的导向件;以及所述压盖部件和所述绝缘壳体对应成型有安装孔;
紧固组件,穿过所述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绝缘壳体和所述压盖部件,以使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将导线对夹在所述夹线槽中;
验电环,相对所述压盖部件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穿刺片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一侧的至少两个连接孔,和设置在所述压盖部件上对应连接所述连接孔的转轴,所述压盖部件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绝缘壳体的连接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为圆形或弧形不封闭的通孔,所转轴两端成型有适于转动连接所述通孔的凸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一端成型有螺纹的连接件和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的螺母,所述螺母由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旋入以紧固所述绝缘壳体和所述压盖部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成型有用于抵压所述压盖部件的限位台面,所述限位台面的下方设有适于手指拧转的环形状接触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设置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之间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对所述压盖部件和绝缘壳体施加反方向趋势的作用力,并在所述绝缘壳体扣合所述压盖部件时被预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压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其一端抵接于所述绝缘壳体内表面上,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压盖部件内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验电环包括绝缘管和设置在所述所绝缘管内的铜环,所述铜环包括与所述穿刺片的弧形端面相贴合的连接端,和裸露于所述绝缘管外的导电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刺片朝向所述夹线槽的一端成型有若干锯齿状的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件为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的支撑轴两端上的导向簧片,所述导向簧片包括向所述夹线槽方向延伸的两条相对应的导向裙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8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偶极双频天线和电子产品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防雷接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