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09950.3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邵蔚峥;胡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蔚峥 |
主分类号: | A47G29/14 | 分类号: | A47G29/14;A47G29/3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高锡明,李羡民 |
地址: | 056002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送即知 校园 联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箱,特别是一种能够自动发出牛奶送达或奶瓶回收信息的物联网奶箱,属于容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往的袋装奶品因新鲜问题,已不被人们所认可,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订购鲜奶,使储奶箱开始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么,如何才能快捷方便的取送牛奶则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奶箱,为了保障使用安全性,在每个储奶箱上都配备有锁和钥匙,以防止发生丢失等意外事故。这就导致使用者和送奶人员,在取奶或放置牛奶时,每次都需通过钥匙开锁后,才能完成牛奶的取、放工作,尤其是送奶人员需要携带很多的钥匙,才能将牛奶送至各家的奶箱中,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强度,尤其是遇到其中一户的钥匙与锁子标记错误,则需要将所有的钥匙逐一试过后才能确定哪个与该锁子相匹配的钥匙,使用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另外,上述奶箱除了以上缺陷外,还不具备通知功能,这就使使用者和送奶者,无法准确得知奶箱内的牛奶情况。例如,1.当送奶人员将新鲜牛奶放置到奶箱后,使用者因无法及时得知牛奶的放入,致使无法及时的饮用牛奶,从而导致牛奶的新鲜度降低,严重的话更会导致牛奶的变质。2.当使用者将牛奶饮用完毕后,将空奶瓶放置到奶箱中,送奶人员因无法及时得知奶箱内的奶瓶空瓶信息,则不能及时对奶箱内的牛奶进行补充,从而影响使用者的饮用。因此,业内人士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奶箱,以便于人们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它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既能够解决传统奶箱的开启繁琐问题,又能够解决奶箱内信息无法及时告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包括壳体、空瓶检测件、鲜奶瓶检测件、无线射频模块和控制电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弹子锁芯、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一侧与弹子锁芯装配,另一侧通过隔板与第二腔室隔开;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室底部设有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的一侧设有弹子限位竖板;所述弹子限位竖板与弹子锁芯装配构成启闭机构;所述第二腔室的一侧铰接装配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与旋转托盘之间设有锁闭机构;所述空瓶检测件和鲜奶瓶检测件分别为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旋转托盘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腔室的腔室底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后,再通过无线射频模块将信息传输至送奶端或用户端的接收端处。
上述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比较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CPU和无线射频模块;所述第一比较器的5端口与第一传感器连接,4端口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串接点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比较器的5端口与第二传感器连接,4端口与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的串接点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上述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所述弹子锁芯包括第一弹子列、第二弹子列和锁芯壳体;所述第一弹子列依次设置在锁芯壳体内,并在其一端设有压簧;所述第二弹子列依次设置在弹子限位竖板上,它一端与第一弹子列相接触,另一端与空奶瓶的外壁形状相匹配;所述空奶瓶放置在第一腔室内,使得第一弹子列与第二弹子列的接触端处于、锁芯壳体与弹子限位竖板间的缝隙处。
上述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所述锁闭机构包括芯轴和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穿过隔板后与密封门插接装配,另一端通过芯轴与旋转托盘连接。
上述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所述第一腔室的顶部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分为左右两部分构成,所述防尘盖的左部与右部的一端接触配合,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第一腔室的壳体两侧。
上述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增设旋钮,所述旋钮一端与旋转托盘固定在一起,另一端从第一腔室底部穿过。
上述即送即知的校园物联网奶箱,所述第二电阻和第四电阻均为调节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蔚峥,未经邵蔚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099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振动发电方式的运动电池装置
- 下一篇:道路用缝隙扣件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