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的角面板膜、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和舷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1028.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G·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尔纳库普勒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5/00 | 分类号: | B60D5/00;B61D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李东晖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波纹管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的角面板膜、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和舷道。
背景技术
舷道已知用于多种目的和多种设计。舷道通常用于将多车厢车辆的第一车厢与所述车辆的第二车厢连接,以便允许乘客在车辆行驶时从第一车厢转到第二车厢。这样的多车厢车辆可以是火车或可以是公共汽车。舷道在机场也是已知的,在机场使用舷道以便将机场终端与飞机连接。类似地,在港口使用舷道以将码头处的建筑物与船连接,以便允许乘客从建筑物走到船。舷道的另外用途也是已知的。
过去,舷道主要具有类似于在EP0544203B1中描述的结构。从 EP0544203B1的图4中可以看出,波纹管膜的第一扁平条带4a与波纹管膜的第二条带4b一起形成“V”形结构,其中“V”形结构的尖端通过框架17连接。类似地,“V”形结构的两条边通过另一框架18 连接。框架17和18是由铝制成的槽形型材,其通过压接而互连两个波纹管条带。EP0544203B1的图5示出了不同的设计,其中膜条带不是Z字形的槽。这里,膜条带具有由一个膜条带弯曲而形成的半圆形横截面。两个相邻的半圆在它们的边缘处通过压接型材(例如框架19) 互连。
这种类型的波纹管具有不可渗透性的问题。因为舷道由通过压接型材保持在一起的若干膜(膜条带)组成,所以风险在于气体或液体会在材料条带的相应边缘在压接型材中彼此抵靠的部分处进入舷道。另外,这样的舷道难以组装,原因在于每个材料条带都需要通过压接型材与相邻的材料条带压接在一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该背景,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更容易地组装舷道的方式或者提出一种改进舷道的气密性或液密性的方式。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公开所述的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的角面板膜、根据本公开所述的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以及根据本公开所述的舷道实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和接下来的说明内容中进行描述。
本公开的主要思想是提供用于允许舷道的波纹管由尽可能少的材料的条带组成的装置,优选地舷道的波纹管由一个连续的、单一波纹管膜组成。通过减少将舷道的波纹管放在一起所需的连接部的数量,就能更多地减小气体或液体在这些连接部处进入舷道的风险。通过减少所需的连接部的数量,也能减少组装舷道所必需的步骤。
本公开已确定舷道的角部是用于实施该想法的关键点。从 EP0544203B1的图5或图6可以看出,波纹管通常由一系列波纹管膜 (材料的条带)组成,每个波纹管膜布置成槽形(半圆形横截面的一半)。在类似这样的布置中,难以使材料围绕角部(以使槽布置为弧形),原因在于更向内(更加朝着形成的弧形所围绕的中心点)的材料的部段需要特别处理以便当材料聚集在弧的更内侧的部分时处置存在的多余材料,从而允许槽呈现弧形。
本公开通过提供一种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的角面板膜来解决该问题。角面板膜应理解为膜(片材,布,织物,平坦且挠性的物体),其形成用于舷道的波纹管膜中的将布置在舷道的角部处的部分。
角面板膜具有至少一个附连部段,用于将角面板膜附连到舷道的支撑结构。术语“附连部段”中的术语“部段”不限于角面板膜中的能够从角面板膜的其余部分分离的部分这样的概念。术语“附连部段”中的术语“部段”仅用于描述角面板膜的特定区域/特定部分,只要该特定区域/特定部分是一体式本体(例如在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模制生产的本体)的某一区域/某一部分即可,并且应落入本公开的理念内。
角面板膜在附连部段内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脊部段。术语“脊部段”不限于本公开的最宽泛理念所用的某种几何形状,并且不要求脊部段由任何特定元件加强。术语“脊部段”仅用于描述角面板膜的某一区域。正如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膜的较厚部段在垂直于脊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从脊部段伸展,并且优选地在脊的两侧从脊伸展,这使得该优选实施例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胸腔(rib cage)上的正视图。仅仅是出于该原因而使用术语“脊部段”,同时要强调的是,使用术语“脊部段”不是要将本公开限制为这样的实施例,而是脊部段可以具有任意的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几何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尔纳库普勒斯股份公司,未经德尔纳库普勒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1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烘套汽封套筒划线工装
- 下一篇:一种特型永磁同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