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1367.6 | 申请日: | 2016-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叶荣伟;夏悦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轻工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M29/00 | 分类号: | B62M29/00;B62M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备用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瘪胎后的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动自行车日益成为城市交通工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自行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瘪胎。在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车轮往往会瘪胎,特别是后轮。瘪胎后,用户推行困难,推行过程中也容易对轮胎造成二次伤害。针对瘪胎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有很多,比如ZL2016203328614提及的一种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装置,该装置能够在电动自行车瘪胎后,利用后轮的驱动力带动备胎旋转,驱动电动自行车继续前行。但是该装置由于是齿轮传动,存在中心距不可调的缺点,同一尺寸的该装置无法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它能够在电动自行车后轮瘪胎后,利用后轮电动驱动继续骑行。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至少包括大带轮、转接板、涨紧轮、备用轮、小带轮、支撑架、传动带;所述大带轮可以是碟刹盘,也可以是一个单独制造的大带轮,其紧固在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轮毂上;所述转接板可以与车架做成一体,或通过螺丝紧固在车架上;所述支撑架与转接板联接;所述涨紧轮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支撑架上;所述小带轮、备用轮通过销轴联接在支撑板上;所述传动带为平带或V带,不用时,传动带绕过车架并匝紧在车架上;所述小带轮、备用轮、涨紧轮、支撑板相互联接,组成备用轮机构。当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发生瘪胎时,利用后撑将电动车支起,将传动带松开并挂在大带轮上,接着将前述备用轮机构紧固于转接板上,再将传动带绕在小带轮上,最后调整涨紧轮的位置将传动带压紧。此时,就能够利用电动自行车后轮的驱动力带动大带轮旋转,大带轮带动小带轮旋转,从而驱动备用轮作与电动自行车后轮同方向的旋转,最终驱动电动车继续行驶。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当电动自行车发生瘪胎后,利用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能够实现继续骑行目的,有效节省推行时间及个人力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自行车备用轮辅助装置,至少包括大带轮(1)、转接板(2)、涨紧轮(3)、备用轮(4)、小带轮(5)、支撑架(6)、传动带(7)。所述大带轮(1)可以是碟刹盘,也可以是一个单独制造的大带轮,其紧固在电动自行车的后轮轮毂上;所述转接板(2)可以与车架做成一体,或通过螺丝紧固在车架上;所述支撑架(6)上开有腰孔或排孔;所述涨紧轮(3)通过紧固件紧固在支撑架上,并且可以通过支撑架(6)上的腰孔或排孔调整其紧固位置;所述小带轮(5)、备用轮(4)通过销轴联接在支撑架(6)上,并且可以通过支撑架(6)上的腰孔或排孔调整销轴联接的位置,最终使得大带轮(1)和小带轮(5)的中心距可调;所述小带轮(5)、备用轮(4)、涨紧轮(3)、支撑架(6)相互联接,组成备用轮机构。所述备用轮机构可以通过紧固件紧固在转接板(2)上。所述传动带(7)为平带或V带,不用时,传动带(7)绕过车架并匝紧在车架上。当电动自行车的后轮发生瘪胎时,利用后撑将电动车支起,将传动带(7)松开并挂在大带轮(1)上,接着将前述备用轮机构紧固于转接板(2)上,再将传动带(7)绕在小带轮(5)上,最后调整涨紧轮(3)的位置将传动带(7)压紧。此时,就能够利用电动自行车后轮的驱动力带动大带轮(1)旋转,大带轮(1)带动小带轮(5)旋转,从而驱动备用轮(4)作与电动自行车后轮同方向的旋转,最终驱动电动车继续行驶。
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简单、使用较为方便,能够充分利用电动自行车的原有驱动系统、刹车系统,当发生瘪胎时,能够实现继续骑行目的,适用于普通人的日常使用。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但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本实用新型已指出的设计方式或者设计思路,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轻工技师学院,未经杭州轻工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1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