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1384.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3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才平;马代全;令狐郡阳;郭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虹南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00;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棚 制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顶棚生产线采用单烘箱烘烤、双框架(两个穿刺框)循环的方式进行布局,生产节拍相对较慢,效率低,不能满足客户高节拍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产节拍慢,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包括:依次排列放置的单层架、烘箱架、双层架和压机,还包括四个穿刺框,所述单层架上设有第一传送轨和第一升降架,所述第一传送轨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架上,所述烘箱架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烘箱,两个烘箱中分别设置有第二传送轨和第三传送轨,所述双层架上设有第四传送轨、第五传送轨和第二升降架,第四传送轨和第五传送轨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架上,第四传送轨位于第五传送轨上方,压机周围还设有第三升降架,第三升降架上设有第六传送轨,第六传送轨位于压机的上压块和下固定块之间,所述烘箱架上还设有位于两个烘箱下方的第七传送轨;所述第二传送轨和第三传送轨位于第一平面,第七传送轨位于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位于第二平面上方,第一传送轨通过第一升降架定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第五传送轨通过第二升降架定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第六传送轨通过第三升降架定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以形成位于第一平面的第一传送通道和位于第二平面的第二传送通道,所述四个穿刺框均可移动地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通道或第二传送通道上。
其中,所述单层架、烘箱架、双层架和第三升降架底部均设有可调升降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采用“四框循环升降技术+双烘箱分段加热”,可实现一张基材在加热、一张基材进行预加热、一张基材+面料在压机内成型、一张基材在烤箱后面等待进料,可将以往烘烤箱时间缩短一半,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层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单层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内饰顶棚制造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依次排列放置的单层架1、烘箱架7、双层架4和压机5,还包括四个穿刺框,即第一穿刺框61、第二穿刺框62、第三穿刺框63和第四穿刺框64。单层架1上设有第一传送轨11和第一升降架12。第一传送轨11安装在第一升降架12上,烘箱架7上并排设置有两个烘箱,第一烘箱2和第二烘箱3,两个烘箱中分别设置有第二传送轨和第三传送轨(图中未示出),双层架4上设有第四传送轨42、第五传送轨41和第二升降架44,第四传送轨42和第五传送轨41安装在第二升降架44上,第四传送轨42位于第五传送轨41上方,压机5周围还设有第三升降架9,第三升降架9上设有第六传送轨91,第六传送轨91位于压机5的上压块51和下固定块52之间。烘箱架7上还设有位于两个烘箱下方的第七传送轨71。
第二传送轨和第三传送轨位于第一平面,第七传送轨71位于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位于第二平面上方,第一传送轨11通过第一升降架12定位于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第五传送轨41通过第二升降架44定位于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第六传送轨91通过第三升降架9定位于第一平面或第二平面,以形成位于第一平面的第一传送通道和位于第二平面的第二传送通道,四个穿刺框均可移动地位于第一传送通道或第二传送通道上。
本实施例中,每个传送轨均包括平行的两条轨道,两条轨道各自的两端均设有链轮,且通过链条连接,通过电机驱动一条轨道一端的链轮,同时电机带动传动轴驱动另一条轨道同一端的链轮,使得两条轨道上的链条移动,从而可以带动位于其上的穿刺框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虹南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虹南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13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