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循环煮食器锅胆及采用该锅胆的电饭锅和煮食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1507.X | 申请日: | 2016-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劲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劲驹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煮食器锅胆 采用 电饭锅 煮食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煮食器皿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利用多种加热源的热循环煮食器锅胆及采用该锅胆的电饭锅和煮食锅。
背景技术
煮食器的传统加热方式一般采用底盘加热,热量主要从内锅底部集中向锅内辐射传输,以及通过锅壁导热向食品传热,这种加热方式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蒸煮过程中对锅内食物的加热均匀性差;再就是锅底和锅壁散热导致加热效率低。为了提高对煮食器的锅胆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电流感应加热(IH)技术成为当前流行的电饭煲加热创新技术。类似于电磁炉加热方式,感应线圈通过电磁感应电流发热可以同时对锅底和四周进行均匀加热,同时加热效率较传统加热底盘技术有了大大提高。但在热损失及加热均匀性方面,电磁感应仍然存在不理想的现象,同时其加热方法存在能耗高的问题。为了提高传统电饭煲内胆导热和保温性能,现在内胆的材料主要是采用多种材料的多层复合制作,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最快的传导目标,却导致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汽液相变的液态工作介质在负压状态下有较低的蒸发温度以及冷凝放热的物理性能,通过工作介质的蒸发和冷凝过程将热源提供的热量以汽化潜热形式转移到容器内对食物或食材进行加热的热循环煮食锅胆。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锅胆内层、锅胆外层、温控柱、液态工作介质、相变工作腔。将有着相同容器形状的锅胆内层与锅胆外层密封套装在一起,两者的底部和壁周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形成一个密闭的夹层空腔作为锅胆的相变工作腔;在相变工作腔的底部设置一个温控柱,温控柱上下两端分别与锅胆内层与锅胆外层连接,相变工作腔内为负压,且底部存有液态工作介质;温控柱为中空结构,在柱身上设置有数量最少为一个的连通孔,温控柱与锅胆外层连接端设置有抽注孔,抽注孔通过中空的柱身上的连通孔与整个相变工作腔连通;液态工作介质通过抽注孔被注入相变工作腔内并留存于底部,同时相变工作腔的负压也是通过抽注孔被抽成的,最后将抽注孔密封好。
工作时,将放有食材或食物的锅胆置于热源之上开始加热,热源包括电饭煲体或其他开放式热源,位于锅胆夹层的相变工作腔底部的液态工作介质在负压状态下,通过锅胆外层吸收外界的热量后迅速汽化蒸发成蒸汽,蒸汽迅速充满整个相变工作腔,碰到温度较低的锅胆内层则放热冷凝变回液态回流到相变工作腔底部,再一次吸热蒸发;就这样进行不断的蒸发冷凝的热传递循环,实现对锅胆内食材或食物的均匀加热。当要停止加热,则将热源关闭,冷凝水不能从外层吸热,停止了蒸发冷凝循环,则停止了加热,但保温功能则仍然生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体积紧凑,操作方便,可以充分利用外界热源的实现迅速加热,大大提高热能利用,低温启动,能耗小,而且对锅胆内食材或食物加热均匀,保温效果更持久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饭锅,它包括电饭锅体、发热盘、温控、锅胆;锅胆为上述方案所述的热循环煮食器锅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煮食锅,它包括锅盖、锅胆、保温层;锅胆为上述方案所述的热循环煮食器锅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示图,其中包括锅胆内层1、锅胆内层2、温控柱3、连通孔301、抽注孔302、液态工作介质4、相变工作腔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电饭锅体601、发热盘602、温控603、热循环煮食器锅胆60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锅盖701、热循环煮食器锅胆604、保温层7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说明书中,对于锅胆的形状和大小不作特别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对形状和尺寸进行适当设置;
对于锅胆制作材料不作特别的限制,可以是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非金属材料制成,只要能够进行密封制作和热传导就能实现本锅胆的基本功能。
第一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劲驹,未经曹劲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1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粘尘滚筒的晾衣叉
- 下一篇:热管效应煮食器锅胆及应用该锅胆的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