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2372.9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9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珂;陈慧;廖述艳;马细艳;黄奇翰;柳鹏;熊刚;李成;周鹏;周炜;陈伟;廖述林;欧阳金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霍尼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1 | 代理人: | 毛海娟 |
地址: | 528434 广东省中山市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机用 自动 排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属于磁环绕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绕线机用排线胶轮一般都是根据磁环大小设置的,但磁环大小变化大时,就需要重新更换合适的排线胶轮,并且,在磁环绕线过程中,排线胶轮会因为绕线的增加,所受压力增加而影响磁环排线的流畅性。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以弹性接受磁环压力的排线胶轮,以适应不同大小磁环和排线过程中磁环直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整上、下胶轮间距并且能够弹性受压的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夹持磁环的下排线胶轮组件和上排线胶轮组件,以及驱动所述下排线胶轮组件和上排线胶轮组件的胶轮转动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排线胶轮组件和上排线胶轮组件分别可滑动地独立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排线胶轮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可滑动的下排线胶轮固定座,所述下排线胶轮固定座的滑动方向上的一端弹性连接在所述的支架上,另一端设有承压胶轮对。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排线胶轮固定座套设于固定在所述支架底座的支撑杆上,所述下排线胶轮固定座内设有下排线胶轮弹簧和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顶压所述下排线胶轮弹簧的下顶压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排线胶轮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可滑动的上排线胶轮固定座,所述上排线胶轮固定座滑动方向上与所述下排线胶轮组件相对的一端设有施压胶轮,另一端设有能够推动所述施压胶轮施压给磁环的气缸,所述的气缸与所述的上排线胶轮固定座之间弹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穿设在所述的上排线胶轮固定座内,所述的上排线胶轮固定座内设有上排线胶轮弹簧和连接在所述气缸自由端顶压所述上排线胶轮弹簧的上顶压件。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排线胶轮组件通过下滑轨对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上排线胶轮组件通过上滑轨对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排线胶轮组件、上排线胶轮组件与所述的驱动机构之间分别设有传动组件,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内与驱动机构的主转轴连接的排线主齿轮,连接在胶轮上的排线齿轮,所述的排线主齿轮与所述的排线齿轮之间连接有排线从齿轮。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从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排线齿轮的直径。
如上所述的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压胶轮为一个或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滑轨对、下滑轨对分别独立安装上排线胶轮固定座和下排线胶轮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可以根据磁环大小在滑轨上滑动调节上排线胶与下排线胶轮之间的间距,使得结构更加通用;在两个固定座内设有弹簧,使得两个固定座分别与支撑杆和气缸伸缩杆弹性连接,当磁环排线时绕线增加,直径变大,两个固定座受压,弹簧微压缩,从而自动微调上排线胶轮和下排线胶轮之间的间距,保证磁环转动更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排线胶轮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排线胶轮固定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上排线胶轮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排线胶轮固定座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绕线机用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夹持磁环的下排线胶轮组件2和上排线胶轮组件3,以及驱动下排线胶轮组件2和上胶轮组件3转动的驱动机构4,其中,下排线胶轮组件2和上排线胶轮组件3分别可滑动地独立安装在支架1上,便于适应不同大小的磁环时调节下排线胶轮组件2和上排线胶轮组件3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霍尼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霍尼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2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线圈整形装置
- 下一篇:电感线圈二次封装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