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耦合剂涂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3471.9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奇;孟繁哲;王晗;李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28 | 分类号: | G01N2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耦合 涂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耦合剂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是指不破坏和损伤受检物体,对其性能、质量、有无内部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作为无损检测的一种,超声波检测已经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桥梁、锅炉制造、油气输送管线、电厂、核电站等领域。在进行超声波检测前,必须要在待检试件表面涂抹一层耦合剂。使用耦合剂能够充填接触面之间的微小空隙,避免空隙里的空气影响超声传播,并且还起到润滑作用,减小探头与检测件之间的摩擦,避免探头过度磨损。
目前工业上主要是以机油、变压器油、润滑脂、甘油、水玻璃等作为耦合剂。对于多数油脂类耦合剂,其粘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而粘度过大不利于检测。耦合剂涂抹不均匀会使超声波不能有效地穿入试件,继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装置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加热耦合剂到适宜温度,同时可以均匀并且快速的进行涂抹的新型耦合剂涂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耦合剂涂抹装置,包括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腔底有加热板,该加热板表面呈波浪状,以增加受热面积;所述储液器腔内有活塞,该活塞上安装有齿条,该齿条和双联齿轮/带轮啮合传动,该齿条和双联齿轮/带轮与手轮同轴且都相对轴固定,所述双联齿轮/带轮通过同步带实现与外啮合式棘轮机构的传动,该外啮合式棘轮机构与带轮一同轴,且通过外啮合式棘轮机构中的棘爪实现与带轮一的传动,该带轮一通过同步带实现与带轮二的传动,该带轮二与后轮同轴,并且相对轴固定;所述储液器的上表面有一竖直方向开孔,该孔道下至储液器内腔底部,开孔连接带盖的进液口和上部出液管,该上部出液管上有旋塞,该旋塞可以控制上部出液管的启闭,所述上部出液管与滴斗相连,该滴斗用来排出装置中的残余空气和观察耦合剂被挤出的速度,该滴斗下端连接下部出液管,该下部出液管连接分液盘,该分液盘连接着涂抹块;所述储液器安置在车底座上,该车底座上装有框架,该框架上固定有双联齿轮/带轮、带轮一所在的轴,所述框架上还安装有推杆,该推杆用于推动小车且能改变长度,所述车底座两端安装有一对前轮和一对后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啮合式棘轮机构由弹簧片、棘爪、销和双联棘轮/带轮组成,棘爪通过销固定在带轮一上,所述弹簧片插在带轮一上,通过弹簧片产生形变而产生一定的弹性,使得棘爪贴合在双联棘轮/带轮的棘轮齿槽上;所述外啮合式棘轮机构可以合理控制活塞的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板由电池供电,并由电源开关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涂抹块可根据耦合剂来更换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轮为万向轮,有利于装置自由改变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通过机构的啮合传动使耦合剂挤出速度随装置的前进速度变化而变化,从而精确控制耦合剂的用量,避免耦合剂的浪费;通过滴斗、分液盘和涂抹块的相互配合使耦合剂涂抹均匀,从而使声波穿透效果更好,检测更精准;加热板的波浪设计使得接触耦合剂的面积更大,利于加热耦合剂,提高内部耦合剂温度,使耦合剂粘度达到适宜值,以确保检测的顺利进行;车底座前端的万向轮有利于装置改变方向。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耦合剂涂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外啮合棘轮机构放大图。
图1中:1-齿条、2-手轮、3-双联齿轮/带轮、4-带轮一、5-外啮合式棘轮机构、6-推杆、7-加热开关、8-电池、9-活塞、10-带轮二、11-后轮、12-加热板、13-涂抹块、14-分液盘、15-车底座、16-前轮、17-储液器、18-下部出液管、19-滴斗、20-旋塞、21-上部出液管、22-带盖的进液口、23-框架。
图2中:4-带轮一、51-弹簧片、512-棘爪、53-销、54-双联棘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34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应变检测用组合式激振工具
- 下一篇:自感知工作点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