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固分离器及其脱硝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3618.4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0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刁志芹;张文学;刁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5/18;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齐云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及其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为一种脱硝除尘装置,具体为一种气固分离器及其脱硝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工艺(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简称SCR脱硝工艺),是目前较常采用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其工艺原理是向280℃~420℃的温度窗口范围内的锅炉烟气喷入脱硝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NOx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O,达到脱除NOx的目的。
而影响SCR法脱硝性能主要的因素在于催化剂,而影响催化剂的因素在于催化剂的活性,而催化剂活性丧失主要原因是由于在SCR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烟气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催化剂中毒、烟气温度过高造成催化剂烧结、由于飞灰的撞击造成催化剂的磨蚀等。
催化剂的中毒主要为碱金属(Na+、K+)中毒。由于钠等可溶性碱金属盐的碱性比NH3大,碱金属盐与催化剂活性成分反应,造成催化剂中毒,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
催化剂的堵塞主要是由于铵盐及飞灰的小颗粒沉积在催化剂小孔中,阻碍NOx、NH3、O2到达催化剂活性表面,引起催化剂钝化。
所以,烟气中的飞灰直接影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但在现有技术中的SCR脱硝设备中,烟气中的飞灰浓度较大,容易在脱硝反应器催化剂表面积灰、特别是大颗粒的飞灰易堵塞催化剂内部空隙、增大催化剂孔的烟气流速,加剧催化剂磨损速率,最终损害催化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固分离器,可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与气体之间实现剥离,将烟气转化为较为干净的气体,实现了固气分离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固分离器,包括烟气分布室。烟气分布室具有用于沿第一方向通入待分离气体的烟气进口,烟气分布室内沿第一方向内分布有相互连通的多个气腔,多个气腔的容积沿第一方向逐渐减小。烟气分布室连接有与多个气腔一一对应的多个旋风分离组件,每个分离组件包括相互匹配的旋风筒和排气管,旋风筒具有用于输入气体且位于气腔内的进气导流端,排气管的部分伸入至旋风筒内并穿设烟气分离室。
进一步的,每个旋风筒还包括与进气导流端连接的筒体。筒体内形成呈螺旋形环绕的导流通道。
进一步的,伸入至旋风筒内的排气管沿导流通道的轴线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筒体包括依次连接的柱形段和倒锥形段。柱形段位于烟气分布室和倒锥形段之间,在由烟气分布室至倒锥形段的方向,倒锥形段的内径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导流通道的部分或全部位于柱形段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气固分离器的脱硝除尘装置,主要为SCR脱硝除尘装置,实现了增强催化剂使用寿命和增强脱硝除尘效果的作用。
一种脱硝除尘装置,包括外壳和上述的气固分离器。外壳包括除尘段和用于安装脱硝装置并利用脱硝装置对由排气管排出气体进行脱硝处理的脱硝段,气固分离器设置于除尘段内。
进一步的,除尘段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卸灰阀的卸灰口,烟气分布室具有倾斜承灰面。倾斜承灰面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由烟气进口至卸灰口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脱硝段和除尘段的侧壁设置有吹灰器,吹灰器具有在阻碍粉尘沿排气管的排气方向运动的动力。
进一步的,脱硝段内设置有催化剂层。催化剂层与烟气分布室之间设置有均风装置。
进一步的,外壳还包括与除尘段连接的收集段,且除尘段位于脱硝段和收集段之间。收集段内设置有用于收集由旋风筒排出粉尘的灰斗。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固分离器,通过设置有沿旋风组件布置方向容积递减的烟气分布室,从而实现了增加烟气在烟气分布室内的流动速度,从而使烟气进入多组旋风组件的速度变快,单位时间内的通过量增加。并且旋风组件将进入的烟气通过旋转的流动方式进行气固分离,实现了将烟气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收集并将较为干净的气体进行排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固分离器具有高效、稳定除尘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力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3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