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舱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5797.5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6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均;刘海波;王若愚;汤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4 | 分类号: | F16L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黄华莲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舱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冷媒介质管路安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媒介质穿过甲板或舱壁的通舱件。
背景技术
冷媒介质管路穿过钢质甲板或舱壁时,需考虑满足SOLAS(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规范防火要求以及减少该介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通常情况下冷媒介质使用铜管或钢管,若将冷媒介质管路直接焊装在钢质舱壁上,其焊接质量较难保证,能量易流失。常规方法是使用钢质通舱件(如复板、套管)与舱壁焊装,然后在舱壁包覆铝箔橡塑保温板或岩棉与外界隔热。虽然使用铝箔橡塑保温板的保温效果非常好,但是该物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自身也为可燃物质,在规范上已经明文规定禁止船舶使用;而采用岩棉包覆对工艺的要求相当高,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且包覆不严实容易产生冷凝水,影响使用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方便安装,同时满足规范及节省成本的通舱件,解决常规做法的通舱件成本高,工期长,绝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舱件,其包括压盖、套筒和绝热层,所述绝热层设于套筒内部,用于包覆介质管路,所述压盖分别设于所述套筒两端,用于固定安装所述介质管路。
所为优选方案,所述通舱件还包括垫板和压板,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垫板和压板,所述压盖、压板及垫板由外而内依次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盖包括筒体和顶壁,所述筒体套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压盖的顶壁开有孔,所述介质管路穿过所述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结构为为直筒式或弯筒式。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套筒的结构为弯筒式时,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的夹角为90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从甲板或舱壁上穿出,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的长度为200mm或900mm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舱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介质管路穿过其中的套筒,采用设于套筒内部的绝热层包覆介质管路,通过压盖、压板和垫板密封固定介质管路,使得安装方便,成本降低,并能达到绝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弯筒式通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直筒式通舱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盖;1-1、筒体;1-2、顶壁;2、压板;3、垫板;4、套筒;4-1、第一套筒;4-2、第二套筒;5、绝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通舱件,其包括压盖1、套筒4和绝热层5,压盖1分别设于套筒4两端,绝热层 5设于套筒4内部,其中,在使用过程中,将介质管路调整到套筒4 内部的中间位置,绝热层5包覆、压紧介质管路,压盖1安装在套筒 4两端,固定介质管路,由此,使得介质管路在套筒内能量不易散失,并且安装过程方便,成本降低。
使用时,套筒从甲板或舱壁上穿出,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为了进一步防止介质管路能量散失,优选的在套筒4两端设置压板2和垫板3,具体的,将压盖1、压板2和垫板3有外而内依次设置;压盖1与套筒4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胶结、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等,为了方便拆卸,优选的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具体地,如图3所示,压盖1包括筒体1-1和顶壁1-2,压盖的顶壁1-2上开有孔,使用时,介质管路穿过该孔,筒体1-1套在套筒4上并拧紧。
套筒4的结构为直筒式或弯筒式,以适用不同结构的甲板或舱壁;为了满足不同管路布置空间及舱壁防火等级要求,采用不同长度的套筒4,优选的,用于冷媒介质穿过普通舱壁时,套筒4的长度为200mm;用于冷媒介质穿过特殊舱壁时,套筒4的长度为900mm以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舱件固定在甲板或舱壁上,介质管路穿过其中的套筒,采用设于套筒内部的绝热层包覆介质管路,通过压盖、压板和垫板密封固定介质管路,使得安装方便,成本降低,并能达到绝热效果。
采用直筒式或弯筒式的套筒,可适用不同结构的甲板或舱壁。
采用不同长度的套筒,可满足不同管路布置空间及舱壁防火等级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57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散热支撑座
- 下一篇:平板电脑支撑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