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7901.4 | 申请日: | 201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7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恒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2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线莲 种植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线莲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大棚。
背景技术
金线莲本品呈皱缩卷曲,不规则状的干燥全草,根茎圆柱形,多弯曲,长1-5cm,表面棕褐色,茎节明显,下部集生2-4片叶,叶互生,多卷缩而完整,展开为宽卵形,表面黑棕色,下面暗红色,部分叶脉紫红色,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偶见总状花序顶生,花暗棕色,少见蒴果矩圆形,香气特异,味淡,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两者的含量均高于国产西洋参和野山参,它们与牛磺酸、多糖类成分具有营养、抗衰老、调节人体机体免疫的作用,由于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加之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民间的长期大量滥采和野生动 物的侵害,加上山地开发,野生金线莲数量大为减少,所以,金线莲于 1990 年被主产该药材 的福建省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金线莲只能生长在人迹罕至处于原始生态的深山老林 内,需要特殊的大自然循环气候,阳光雨露的巧妙结合,现有的金线莲种植大棚中,对金线莲的灌溉浇水、施肥、喷洒除害药剂均是通过人工操作,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水资源利用率低,同时金线莲的移栽不便,且空间浪费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水资源利用率低,同时金线莲的移栽不便,且空间浪费严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线莲种植用大棚,包括大棚基座、固定基台和透光保温层,所述固定基台上固定有弧形梁,所述弧形梁上端安装有支撑骨架,所述大棚基座内部设置有主路水管,所述主路水管上安装连接有支路水管,所述支撑骨架侧面连接有顶板,所述支撑骨架下方通过固定支柱相固定,所述固定支柱上固定有电光源和温度计,所述透光保温层内侧设置有弧形梁,且外侧设置有遮阳层,所述支撑骨架内部设置卷轴、透光保温层驱动装置和遮阳层驱动装置,所述弧形梁内部设置有水泵和培养架,所述水泵和主路水管相连接,且支路水管与培养架水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光保温层为塑料薄膜材料构成,且遮阳层为尼龙遮阳布材构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骨架和固定支柱设置有两个,且支撑骨架之间安装有顶板,同时顶板上开设有透风窗。
优选的,所述培养架设置有两行,且培养架在大棚内部均匀布置。
优选的,所述卷轴在支撑骨架内部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于透光保温层和遮阳层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金线莲种植用大棚,结构设置合理,采用可伸缩的保温层装置,可有效的调节大棚环境,使内部环境更加适应种植,保证种子的发芽存活率,同时内部设置有温度计,可有效的进行大棚内部环境的把控,同时设置有可移动培养架,使金线莲移栽方便,且空间利用效率高,方便设备灌溉浇水、施肥、喷洒除害药剂,减少劳动量,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大棚基座,2、主路水管,3、支路水管,4、固定基台,5、弧形梁,6、透光保温层,7、遮阳层,8、电光源,9、支撑骨架,10、顶板,11、温度计,12、固定支柱,13、培养架,14、培养架水管,15、水泵,16、遮阳层驱动装置,17、透光保温层驱动装置,18、卷轴,19、透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恒,未经杨志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79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立体养殖草莓的温棚
- 下一篇:一种睡莲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