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8417.3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于炼;邢承友;郭志君;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26;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一般包括电芯、壳体、顶盖和绝缘框,其中,电芯收容在壳体内,顶盖与壳体装配在一起,电芯的极耳与顶盖上的极柱电连接。绝缘框固定在顶盖下侧以将电芯和顶盖隔开,从而避免极耳与顶盖的其它部分电连接,但是,在二次电池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向壳体内部注入电解液,因此绝缘框上需要设置与顶盖的注液孔对应的通孔。为了保证极耳的过流截面积,需要保证极耳具有足够的宽度,但是在二次电池的装配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如果二次电池受到冲击,极耳可能会伸入所述通孔并与顶盖电连接,导致二次电池内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能防止二次电池短路,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顶盖组件、电芯和绝缘框。顶盖组件具有:顶盖片,开设注液孔;第一极柱,与所述顶盖片绝缘设置;第二极柱,与所述顶盖片电连接。电芯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且第一极耳与第一极柱电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极柱电连接。绝缘框设置在顶盖组件与电芯之间。其中,绝缘框具有朝向电芯凸出的凸台,凸台设有与注液孔连通的贯通孔,且凸台的外缘将第一极耳与贯通孔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凸台的外缘能够将第一极耳与贯通孔隔开,避免第一极耳因过长而伸入贯通孔并与顶盖片接触,从而防止二次电池短路,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一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另一示意图,其中壳体省略;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绝缘框的示意图;
图4至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第一极耳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至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的第二极耳的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顶盖组件 311贯通孔
11第一极柱312外缘
12第二极柱32极柱用通孔
13顶盖片33第一侧缘
131注液孔 34第二侧缘
14防爆阀35开孔
2电芯 36第三侧缘
21第一极耳4第一连接片
211第一连接部 5焊接保护片
212第一弯折部 6第二连接片
22第二极耳7壳体
221第二连接部 S绝缘胶纸
222第二弯折部 L长度方向
23主体W宽度方向
3绝缘框 H高度方向
31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
参照图1至图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包括顶盖组件1、电芯2和绝缘框3。顶盖组件1具有:顶盖片13,开设注液孔131;第一极柱11,与所述顶盖片13绝缘设置;第二极柱12,与所述顶盖片13电连接。电芯2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21和第二极耳22,且第一极耳21与第一极柱11电连接,第二极耳22与第二极柱12电连接。绝缘框3设置在顶盖组件1与电芯2之间。其中,绝缘框3具有朝向电芯2凸出的凸台31,凸台31设有与注液孔131连通的贯通孔311,且凸台31的外缘312将第一极耳21与贯通孔311隔开。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凸台31的外缘312能够将第一极耳21与贯通孔311隔开,避免第一极耳21因(沿长度方向L)过长而伸入贯通孔311并与顶盖片13接触,从而防止二次电池短路,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1和图2,电芯2还具有主体23,且第一极耳21和第二极耳22设置在主体23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1、图2、图4至图6,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连接片4,串联在第一极柱11和第一极耳21之间,并且第一连接片4位于绝缘框3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参照图4和图6,第一极耳21具有:第一连接部211,位于第一连接片4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且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连接片4固定连接;以及第一弯折部212,弯折到第一连接部211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且第一弯折部212和第一连接部211之间的夹角不大于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8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