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19939.5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于炼;邢承友;郭志君;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1.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顶盖(1),具有极性相反的第一极柱(11)和第二极柱(12);
电芯(2),具有主体(23)以及设置在主体(23)上的极性相反的第一极耳(21)和第二极耳(22);
第一连接片(3),串联在第一极耳(21)和第一极柱(11)之间;
第二极耳(22)和第二极柱(12)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第一极耳(21)具有: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连接片(3)焊接在一起;以及
第一弯折部(212),向下弯折并连接电芯(2)的主体(23)和第一连接部(211);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连接片(3)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与电芯(2)的主体(23)相对的焊印上粘贴有第一绝缘胶(S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折部(212)的外侧粘贴有第二绝缘胶(S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弯折部(212)形成的夹角为85°~95°;或
第一连接部(211)与第一弯折部(212)形成的夹角为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211)位于第一连接片(3)沿高度方向(H)的下侧,且第一连接部(21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片(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胶(S1)粘贴在第一连接部(211)上,且第一绝缘胶(S1)延伸并覆盖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弯折部(21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211)位于第一连接片(3)沿高度方向(H)的上侧,且第一连接部(211)的下表面与第一连接片(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胶(S1)粘贴在第一连接片(3)上,且第一绝缘胶(S1)延伸并覆盖第一弯折部(212)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一焊接保护片(4),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11)上;
通过超声波焊接将第一焊接保护片(4)、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一连接片(3)固定连接在一起;
第一绝缘胶(S1)粘贴在超声波焊接形成的与电芯(2)的主体(23)相对的焊印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二次电池还包括:
壳体(6),收容电芯(2)并与顶盖(1)装配在一起;以及
绝缘框(7),收容在壳体(6)内并将顶盖(1)与电芯(2)隔开,且绝缘框(7)沿宽度方向(W)的两端以及沿长度方向(L)的两端均设有向下延伸的侧缘(71),以将第一极耳(21)和第二极耳(22)与壳体(6)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第二连接片(5),串联在第二极柱(12)和第二极耳(22)之间;
第二极耳(22)具有:
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片(5)焊接在一起;以及
第二弯折部(222),向下弯折并连接电芯(2)的主体(23)和第二连接部(221);
第二连接部(221)与第二连接片(5)焊接在一起形成的与电芯(2)的主体(23)相对的焊印上粘贴有第三绝缘胶(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199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脑膜炎奈瑟菌的培养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肠膜明串珠菌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