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区烘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0183.6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0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利;杨立民;葛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15 | 分类号: | B22D41/015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杨全保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冲击 烘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区烘烤装置,属于冶金行业连铸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在连续铸钢生产中,中间包的作用是稳定钢流,减少钢流对结晶器中初生坯壳的冲刷;储存钢水,并保证钢水温度均匀;使非金属夹杂物和钢液分离上浮;在多流连铸机上,把钢水分配给各个结晶器,起到分流作用;更换钢包时保证多炉连铸的正常进行。烘烤介质一般使用煤气和压缩空气对中间包进行有效烘烤,去除耐火衬的水分,防止中间包翻包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中间包内壁耐火衬温度,减少中间包内钢水的温降和热损失;防止铸坯皮下气泡,提高铸坯质量。因此,中间包烘烤效果直接影响铸坯质量、生产顺行甚至安全生产。
一般多流连铸机的烘烤装置有五个烧嘴,一个在冲击区,其余四个一边两个,呈“T”字形分布,每个烧嘴分别有一个煤气进管和一个空气进管,顶部有一吸气管与大气相通,由煤气总管和空气总管(风机)进行供气。
中间包冲击区直接接受钢包钢水流的冲刷,为了防止中包穿包事故的发生,中间包冲击区耐材一般较厚,中间包内部的烘烤温度也较低,因此冲击区极易发生翻包,产生气泡铸坯,严重时导致开浇失败,炼钢生产中断,甚至使高炉休风。如何提高连铸中间包冲击区的烘烤温度就摆在炼钢技术人员面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区烘烤装置,通过对冲击区烧嘴富氧送风,提高冲击区烘烤温度,降低中间包钢水温降和热损失,减少翻包事故,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区烘烤装置,包含点阀箱氧气阀门、氧气软管、金属氧管、烧嘴吸气管和烧嘴,烧嘴吸气管的一端与烧嘴连通,烧嘴吸气管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金属氧管呈折弯状,弯曲角度为90度,金属氧管的一端插入与大气连通的烧嘴吸气管内,金属氧管的另一端与氧气软管的一端连接,氧气软管的另一端与点阀箱氧气阀门连接。
所述金属氧管的材质为低碳钢,金属氧管的折弯处距离金属氧管插入烧嘴吸气管内的端部200mm。
所述金属氧管内氧气压力为0.40-0.60MPa。
采用本实用新型,先将火源置于烧嘴下方,打开煤气阀门,出现火苗后,启动风机,待煤气燃烧正常后,打开点阀箱氧气阀门通氧气进行富氧送风,中间包烘烤结束时,关闭点阀箱氧气阀门,取下金属氧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冲击区烧嘴富氧送风,解决中间包冲击区烘烤温度低的状况,提高了冲击区烘烤温度,降低中间包钢水温降和热损失,减少翻包事故,提高铸坯质量,降低出钢温度,确保生产稳定顺行,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点阀箱氧气阀门1、氧气软管2、金属氧管3、烧嘴吸气管4、烧嘴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连铸中间包冲击区烘烤装置,包含点阀箱氧气阀门1、氧气软管2、金属氧管3、烧嘴吸气管4和烧嘴5,烧嘴吸气管4的一端与烧嘴5连通,烧嘴吸气管4的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金属氧管3呈折弯状,弯曲角度为90度,金属氧管3的一端插入与大气连通的烧嘴吸气管4内,金属氧管3的另一端与氧气软管2的一端连接,氧气软管2的另一端与点阀箱氧气阀门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氧管3直径为φ10mm,金属氧管3的一端约200mm处弯曲90°,金属氧管3材质为低碳钢,烧氧引流用。氧气软管2也称氧气带,钢铁切割时用于氧气输送,此处为了与金属氧管连接方便。
进行中间包烘烤作业时,首先,将φ10mm金属氧管3一端约200mm处弯曲90°,插入冲击区烧嘴5与大气相通的烧嘴吸气管4,另一端插入氧气软管2,将点阀箱氧气阀门1输出端插入氧气软管2的另一端;其次,按中间包烘烤规则,先将火源置于烧嘴下方,打开煤气阀门,出现火苗后,启动风机,待煤气燃烧正常后,打开点阀箱氧气阀门1通氧气进行富氧送风,氧气压力控制在0.40-0.60MPa;第三,中间包烘烤结束时,关闭点阀箱氧气阀门1,取下金属氧管3即可,其它作业执行中间包烘烤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新宝泰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0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