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阀室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1843.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发;张勇;李玮;马孝亮;易驰;马荣彬;李文明;邓卓林;王冲;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99/00 | 分类号: | A62B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救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维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地下阀室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巡检作业是管道维护单位的主要工作之一,其中,阀室是管道日常巡检作业的重要检查部位。
目前,阀室分为地上阀室及地下阀室两种类型,地下阀室规格不一。对于地下阀室,巡检人员必须下到地下阀室的底部,才能完成对阀室的巡检工作。而地下阀室的深度多达7米,若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泄漏,阀室内将存在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将成为日常巡检工作的主要风险。当地下阀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积聚造成巡检人员昏迷、失去自救能力时,施救人员必须下到阀室的底部扛抬伤员,会浪费大量的救援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阀室救援装置,以解决地下阀室救援过程中施救人员需要抗抬伤员,救援难度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阀室救援装置,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安全绳、安全带以及墙面固定板;其中,
所述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墙面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墙面固定板上,所述墙面固定板固定在墙面上;
所述安全绳的另一端依次从所述第一动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二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绕过,且所述安全绳的另一端为可拉动的施救端;
所述第一动滑轮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动滑轮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可与所述安全带连接。
可选地,所述墙面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
所述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定滑轮固定在所述第三固定板上。
可选地,所述安全绳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全挂钩,所述第一安全挂钩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条以固定所述安全绳;
所述第一定滑轮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全挂钩,所述第二安全挂钩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固定条以固定所述第一定滑轮;
所述第二定滑轮的顶端设置有第三安全挂钩,所述第三安全挂钩穿过所述第三固定板上的第三固定条以固定所述第二定滑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三固定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为安全挂钩。
可选地,所述安全带为全身式安全带。
可选地,所述全身式安全带上设置有第一救援挂钩和第二救援挂钩;所述第一救援挂钩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救援挂钩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救援挂钩设置在所述全身式安全带的正面,所述第二救援式挂钩设置在所述全身式安全带的反面。
本实用新型地下阀室救援装置,通过安全绳的一端固定在墙面固定板上,拉拽安全绳的施救端,采用安全绳依次从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第二动滑轮、第二定滑轮缠绕的连接方式,第一动滑轮底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动滑轮底端的第二连接端与伤员穿戴的安全带进行可靠连接。从而安全绳被分出四段,利用滑轮组省力的特点,施救人员只需施加伤员重力的四分之一的施救外力就能够对伤员省时省力完成从阀室底端拉拽到平台上的救援过程。本实用新型中地下阀室救援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以快速对阀室底部伤者进行安全救援,避免了救援人员下到阀室底部抗抬伤者的不便,提高了地下阀室救援的效率,减少了由于人员中毒事故,造成的严重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阀室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阀室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下阀室救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18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