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射频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2220.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伟;贺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50 | 分类号: | H01R24/50;H01R24/5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30 | 代理人: | 程修华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射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CB板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信设备系统架构设计变化多端,其内部PCB板连接方式主要有平行板(BTB)互连、共面板互连(BIB)、背板互连(可以形象说成垂直板互连),采用不同的PCB板连接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尽量把设备做小,方便组装,测试,维修更换模块,同时兼顾功率和散热,以上三种互连应用,各大RF连接器厂商都有相适应自身产品的连接结构,
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出现新的连接方式为正交板互连(简称BCB),即相邻两块PCB板垂直对接,同时需求多通道集成的互连,此结构兼顾高集成,更换方便和通风散热的优点。 PCB模块可以立体相交安装在相对小的空间内,PCB板之间间隙是相互通的,空气流动性好,比传统的背板架构,一个大主板固定在机架上,燃热效果不好,主板维修更换不方便。而新的正交方式,所有的PCB板都能自由拆卸,更换方便,所以正交板连接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应用方式,如果要走在行业前端,很有必要对正交板连接进一步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正交板互连结构更稳定、实用性更强、可盲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PCB板射频连接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PCB板射频连接器,包括固顶端接头、中间转接体和活动端接头,固顶端接头、活动端接头分别安装于两块待射频连接的PCB板,固顶端接头、活动端接头设有用于插装中间转接体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公针,中间转接体包括弹性外导体、前置绝缘体和弹性中心导体,弹性外导体套装于前置绝缘体外侧,前置绝缘体套装于弹性中心导体外侧,前置绝缘体头部的形状为蘑菇头状,活动端接头的安装孔处安装有碗口状外导体,蘑菇头状前置绝缘体快速插入碗口状外导体中,公针电性连接弹性中心导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转接体两端设有凸出的外导体弹片,外导体弹片围绕中间转接体的中心轴圆周排列,两端的外导体弹片嵌入安装孔内分别顶紧固顶端接头、活动端接头的内壁,中间转接体外周侧套装环形簧片,环形簧片嵌入固顶端接头内,外导体弹片、环形簧片共同作用使中间转接体自动对中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固顶端接头、活动端接头通过回流焊接在两块待射频连接的PCB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固顶端接头、活动端接头分别设有4个安装孔,安装孔为2×2阵列分布,两块PCB板的连接方式为共面板或平行板或正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安装孔2×2阵列分布的密度为6.5mm×6.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两块PCB板通过固顶端接头、中间转接体和活动端接头的相互配合,可快速连接一体,安装方便省时,信号传输稳定,低阻抗、低损耗,蘑菇头状前置绝缘体可稳固快速插入碗口状外导体中,中间转接体和活动端接头紧密连接一体,不会轻易分离,前置绝缘体可保护外导体弹片,外导体弹片、环形簧片共同作用使中间转接体自动对中安装孔,保证插装时不偏位变形,另外,安装孔为2×2阵列分布,两块PCB板的连接方式可为共面板或平行板或正交板,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转接体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转接体的剖切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簧片的立体图;
图9是两块PCB板共面、平行、正交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安费诺凯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22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