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口护吸痰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3102.8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迟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迟鹏飞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陈润明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口护吸痰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管,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口护吸痰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医疗单位的口腔科在进行工作过程中,以及一些特殊病人的护理中,患者口中会产生唾液、碎屑、血液、积痰,一般情况下是让患者吐出,或用棉球或海绵擦拭,很不方便,费时费力,棉球或海绵清洁也不够彻底,容易滞留口中,引起窒息;在一些大型医疗机构会有备有吸唾设备,但吸唾设备上的吸唾管一般与吸唾机是一体设计,价格高且结构复杂,且吸口单一,使用后需对吸唾管进行清洗消毒,以备下次使用,但即使消毒也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价格低廉的一次性吸唾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口护吸痰管,以解决传统吸唾管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使用不方便,吸唾吸痰效果差的问题。
所述一次性口护吸痰管包括管头、管体、管柄、环吸口、控压口、挡片、吸引口和负压接口;
所述管头、管体、管柄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三者内腔连通;所述管柄的下端设有负压接口,管柄的侧壁上开有控压口,挡片设置在管柄内且与控压口的开设位置对应,挡片一端固定在管柄内壁上,另一端悬置在管柄内;环吸口开设在管头的圆周面上,吸引口开设在管头的端部。
优选的:管体和管柄均为透明的塑料管。
优选的:管柄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管体由直管段、转角段和变径段组成,直管段、转角段和变径段顺次连接,直管段与变径段的轴线形成钝角。
优选的:管头为硅胶管头,管头上还设有软刷。
优选的:变径段为上端细下端粗的变径管。
优选的:转角段为弯管,弯管角度与直管段与变径段的轴线形所成的钝角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以下效果:能提高口腔的清洁效果,节省医生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不易引起病人呛咳,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制作成本低廉,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口护吸痰管的爆炸图;
图2是管柄的详图;
图3是图2的D一D剖面图;
图4是管头的详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4的A一A剖面图;
图7是图4的C一C剖面图;
图8是图5的B一B剖面图。
图中:1-管头、2-管体、2a-直管段、2b-弯管段、2c-变径段、3-管柄、4-环吸口、5- 控压口、6-挡片、7-吸引口、8-负压接口、9-软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口护吸痰管包括管头1、管体2、管柄3、环吸口4、控压口5、挡片6、吸引口7和负压接口8;
所述管头1、管体2、管柄3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且三者内腔连通;所述管柄3的下端设有负压接口8,管柄3的侧壁上开有控压口5,挡片6设置在管柄3内且与控压口5 的开设位置对应,挡片6一端固定在管柄3内壁上,另一端悬置在管柄3内;环吸口4 开设在管头1的圆周面上,吸引口7开设在管头的端部,工作时,负压接口8与负压吸引装置连通,控压口5、环吸口4和吸引口7会产生吸力,但控压口5处的吸力大于环吸口 4和吸引口7,将管头1置于病患口腔中,通过手指覆于控压口5上,使环吸,4和吸引口 7的吸力增大,使唾液、痰液等吸入管体2中,经管柄3进入负压吸引装置中,由于管柄 3内设有挡片6,使得操作人员手指不会与痰液与唾液等秽物接触。
进一步:管体2和管柄3均为透明的塑料管,如此设置,方便观察口腔内液体颜色、性质等情况。
进一步:管柄3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如此设置,方便操作。
进一步:管体2由直管段2a、转角段2b和变径段2c组成,直管段2a、转角段2b和变径段2c顺次连接,直管段2a与变径段2c的轴线形成钝角。
进一步:管头1为硅胶管头,管头1上还设有软刷9,可对口腔,牙缝,舌苔等进行刷洗,减少口腔细菌及污垢残留。
进一步:变径段2c为上端细下端粗的变径管。
进一步:转角段2b为弯管,弯管角度与直管段2a与变径段2c的轴线形所成的钝角角度相同。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迟鹏飞,未经迟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31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泄漏的一步法引流导管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