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4153.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樊君;刘心文;吴贵新;田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黄以琳,林祥翔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一种汽车后视镜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主要作用是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见汽车后方;侧方等部位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但是目前汽车外后视镜普遍采用光学玻璃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实现这些功能,凸面镜,镜面呈球面状,具有大小不同的曲率半径,它的映像比目视小,但视野范围大,这种凸面镜常用做外后视镜;后视镜上没有照明或红外设施,因此夜间可视度不高,视野差;当遇见暴雨这种恶劣天气的状况时,雨水会沾在镜片上以及前门玻璃上,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视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视镜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光学玻璃后视镜视野小,在恶劣天气下效果差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后视镜装置,包括摄像后视镜和显示模块,所述摄像后视镜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头、设置在摄像头外圈的红外灯圈;所述显示模块集成设置在车体内的仪表盘中,所述摄像头与显示模块电气连接;
所述摄像后视镜台数为三台,第一台摄像后视镜设置在汽车左前侧柱,第二台摄像后视镜设置在汽车右前侧柱上;第三台摄像后视镜设置在汽车顶部对称线近车尾的一端;
所述摄像头后视镜还包括风孔圈,所述风孔圈设置在摄像头和红外灯圈之间,所述风孔圈上设有个以上风孔,所述风孔朝向摄像头,所述风孔圈通过风道与吹气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红外灯圈内设有2个以上红外线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摄像头上设有红外滤光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壳体由碳纤维材料构成。
有益效果是:通过摄像后视镜上的摄像头可以看见汽车后面的情况,将拍摄到的影像传送到仪表盘显示模块上,供驾驶员查看,红外灯圈提高了摄像头的夜视功能;从而整体提高了汽车的后视功能,在恶劣风雨天气时后视不再受侧窗玻璃上的水滴影响,从而看不见后视镜上的影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后视镜可视区域;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镜可是区域;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汽车后视镜装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摄像后视镜。
标号说明:
1001a:左后视镜
1002a:右后视镜
1003a:正后视镜
2001a:后视可见区
2002a:后视可见区
2003a:后视可见区
3001:传统侧视盲区车辆
3002:传统侧视盲区车辆
3003:传统后视盲区车辆
1001:第一台摄像后视镜
1002:第二台摄像后视镜
1003:第三台摄像后视镜
2001:第一台摄像后视镜可见区
2002:第二台摄像后视镜可见区
2003:第三台摄像后视镜可见区
101:摄像头
102:风孔圈
103:红外灯圈
104:红外线灯
105:壳体
106: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41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