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铁片通讯吸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4426.3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骥;王春平;徐勇敏;翁国星;胡勇波;樊树良;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2 | 分类号: | G01R11/02;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片 通讯 吸附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铁片通讯吸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是电能表与外界交换数据的一种手段,通讯方式可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红外通讯,RS485通讯,载波通讯等;例如名为“一种近红外通讯和脉冲灯一体式电能表”( 公布号: CN105606857A),其包括表体和近红外通讯头,表体包括表盖,在表体内设置有脉冲灯、表体近红外接收灯和表体近红外发射灯,在近红外通讯头内设置有通讯头近红外接收灯和通讯头近红外发射灯,在表体三个灯与表盖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光柱,在近红外通讯头正面上开有通讯头收发窗口,背面上开有脉冲窗口,通讯收发窗口与脉冲窗口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光柱。包括上述公开技术在内的现有技术,近红外通讯中需要收发窗口与通讯头进行数据交换,通讯头需要在表壳外与表壳内部相关器件对正,以提高通讯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便于定位通讯头的无铁片通讯吸附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无铁片通讯吸附定位装置,其包括:透明的表壳;以及两段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表壳外表面的支撑体;两支撑体的上侧壁均为弧形且同心设置,两弧形侧壁构成可容纳通讯头外周的弧形座。将通讯头外圆周面靠在两支撑体的弧形侧壁上,即可完成通讯头的定位,定位快速;两弧形段上方开阔,可构成放置空间,使操作更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为表壳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外观简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
作为优选,所述两支撑体弧形侧壁包绕的最大夹角α处于15°——150°之间。可提供较好的支撑和定位,又可节省制作材料,降低制作成本。
作为优选,还包括定位槽;定位槽由两段支撑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槽宽与通讯头外周上的定位装置适配。这种结构,无需单独设置周向定位装置;结构简单,通讯头的周向定位方便快速。
作为优选,两支撑体的相对侧壁上敷设有弹性层。弹性层的设置,使定位槽的槽宽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使通讯头无需完全对正,即可插入槽中;并在通讯头插入槽中后,从两侧提供一定的夹持力,两侧夹持力平衡,使通讯头进入槽的中间位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通讯头外圆周面靠在两支撑体的弧形侧壁上,即可完成通讯头的定位,定位快速。
2、两支撑体上方空间开放,较大的放置空间使通讯头的放置操作更方便、快捷。
3、支撑体与表壳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外观简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
4、定位槽由两段支撑体之间的间隙构成,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为通讯头提供良好的周向定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无铁片通讯吸附定位装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透明的表壳1、两段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表壳1外表面的支撑体2,以及定位槽3。
两支撑体2的上侧壁均为弧形且同心设置,两弧形侧壁构成可容纳通讯头外周的弧形座。支撑体2为表壳1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结构。两支撑体2弧形侧壁包绕的最大夹角α处于15°——150°之间。
定位槽3由两段支撑体2之间的间隙构成,槽宽与通讯头外周上的定位装置适配。两支撑体2的相对侧壁上敷设有弹性层4。弹性层4使定位槽的槽宽具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使通讯头无需完全对正,即可插入槽中;并在通讯头插入槽中后,从两侧提供一定的夹持力,两侧夹持力平衡,使通讯头进入槽的中间位置。弹性层4可以是多种结构,例如橡胶垫或橡胶涂层或其他具有弹性伸缩的结构;弹性层4为橡胶垫或橡胶涂层时,橡胶垫或橡胶涂层表面可设置若干道沟槽,以提高夹持力。
使用时,将通讯头外圆周面靠在两支撑体的弧形侧壁上,并将通讯头外圆周面的定位凸块插入定位槽3中,其后再将通讯头端面贴靠在表壳外表面,即可完成通讯头的定位,并进入通讯状态。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西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4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备碱性活性炭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卤化硅烷齐聚物的提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