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文物熏蒸消毒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5537.6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茂成;张照宏;唐欢;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26 | 分类号: | A61L2/26;A61L2/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33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物 熏蒸 消毒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物消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文物熏蒸消毒机内部的文物熏蒸消毒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出土的文物越来越多,国家也更加重视文物的保护;文物的保护应该从出土的那一刻开始,因为文物在出土之后,文物的表面上附着有各种污垢和许多微生物和虫卵,为了避免文物继续损坏,也避免影响其他馆藏文物的安全;因此需要将文物进行清洁和消毒,才进行入库馆藏。
现在为了消毒方便、快速以及消毒彻底,基本都采用文物消毒机对文物进行消毒,但是,现在的消毒机都是设置一个消毒舱,通过人工将文物放在消毒舱进行消毒,消毒完毕之后,再通过人工将文物从消毒舱中取出,这样不仅使得取放文物操作不方便,容易将文物损坏,并且消毒舱中还有余下的消毒剂,长期以来,人工经常在消毒舱中取文物对身体的危害极大;并且现在的消毒舱的可利用空间较小,一次可消毒的文物件数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文物熏蒸消毒输送系统,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旨在解决现在的熏蒸消毒机中取放文物操作不方便、取放文物对工作人员身体危害大以及消毒舱的可利用空间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将消毒剂均匀分布在消毒舱内的文物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文物熏蒸消毒输送系统,包括直线轨道和推车,所述直线轨道设置在消毒舱内部的底面上,所述推车包括推车底架,所述推车底架的侧壁上安装有行进电机,所述推车底架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行走机构和数个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与直线轨道配合,所述推车底架顶面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置推车立柱,四根推车立柱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一个支撑架,四根推车立柱上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隔板,所述隔板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固定有消毒剂匀流箱,且消毒剂匀流箱与消毒机的进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为多个导轨轮,且多个导轨轮在推车底架的底面上呈两排排列固定,两排导轨轮相互平行且分别沿着推车底架长边延伸的方向排列。
进一步地,数个第二行走机构呈两排固定在推车底架的底面上,两排导轨轮和两排第二行走机构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支撑脚,安装在支撑脚底端的脚轮,支撑脚的顶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推车底架底面的长边边缘处;所述支撑脚铰接安装在轴承座中,支撑脚与轴承座的安装处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底架靠近推车立柱处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隔板安装在升降装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靠近消毒机进风口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撞层。
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剂匀流箱包括底面为开口的长方体箱体、匀流板,所述长方形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风通道与消毒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长方形箱体的底面与支撑架的顶面贴合并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匀流板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面上且匀流板的边缘处与长方向箱体的内侧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长方向箱体内腔的顶面上设置有盛物板和可取下的消毒剂盒,且消毒盒位于靠近消毒机进风口处,盛物板位于消毒剂盒的正下方;所述消毒剂盒的底面和侧壁由可刺破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刺破消毒盒的顶针。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底架的底面上也设置有匀流板。
进一步地,所述推车的中下部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拆卸的网孔板。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消毒机的舱门打开,打开行进电机,驱动第一行走机构在直线导轨上运动,使得推车逐步推出消毒舱,此时,位于消毒舱为的部分推车通过第二行走机构进行支撑和移动,推车行使到消毒舱舱门处,关闭电机,此时工作人员对文物进行装卸,并且根据文物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调整隔板的高度,文物装卸完毕之后,开启电机,将推车退回消毒舱内,消毒舱完全退回之后,关闭电机,关闭消毒舱门,消毒机的进风口的循环气体或者消毒气体通过消毒剂匀流箱在消毒舱内均匀循环,实现文物的熏蒸消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5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