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模组、发光灯条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5765.3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秦雪梅,刘静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组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发光灯条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显示背光光源领域,色域作为衡量液晶显示器色彩表现能力的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光二极管配合二次光学透镜的直下式背光模式由于其更高的色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种作为背光的发光灯条,包括依次设置的背板、蓝光LED灯条、透镜、扩散板量子膜等,蓝光LED灯条发出来的蓝光,经过透镜、扩散板打散后,形成蓝光面光源,蓝光再穿过量子膜并激发量子点,形成高色域的白色面光源,再经由其他光学膜片的处理,形成高色域的白色背光光源。然而,本结构中需要设置可覆盖整个蓝光面光源的量子膜,而量子膜价格昂贵,整面使用成本极高,大大提高了发光灯条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成本的发光模组。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光模组的发光灯条。
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光灯条的液晶显示器。
一种发光模组,包括二极管光源、量子膜和透镜,所述透镜包括底面,所述量子膜设于所述底面并完全覆盖所述底面,且所述二极管光源设于所述量子膜远离所述透镜的一侧,所述透镜的所述底面设有凹陷,所述透镜与所述量子膜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凹陷隔开。
本发光模组中,蓝光是先经量子膜激发成白光后,再进行扩散,量子膜的有效利用率非常高,作为背光光源时,量子膜不需要布满整个画面,只需在发光模组处设置小块量子膜,因此同等尺寸的背光,量子膜的使用面积大大减小,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另外,透镜的凹陷的设置有利于形成白色光圈。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量子膜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透镜的所述底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量子膜通过黏胶贴附于所述透镜的所述底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靠近所述量子膜的一端的尺寸大于远离所述量子膜的一端的尺寸。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靠近所述量子膜的一端朝远离所述量子膜的一端尺寸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陷为三角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陷的位置对应所述二极管光源的位置而设。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透镜还包括顶面,所述顶面整体为凸面,且所述顶面中部设有凹坑。
一种发光灯条,其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多个间隔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上述发光模组,多个所述发光模组的所述二极管光源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上述发光灯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模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发光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光灯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发光模组包括二极管光源10、量子膜30和透镜50。透镜50包括底面501,量子膜30设于底面502并完全覆盖底面502,且二极管光源10设于量子膜30远离透镜50的一侧。透镜50的底面502设有凹陷504,透镜50与量子膜30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由凹陷504隔开。具体地,二极管光源10可为蓝光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5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