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驾驶室B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6689.8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兴超;张海涛;闫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0R13/02;B60J1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驾驶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度高、密封性好的驾驶室B柱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A柱、B柱、C柱是汽车的重要部件。A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室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B柱在驾驶室的前座和后座之间,从车顶延伸到车底部;C柱位于后座头枕的两侧。A柱、B柱、C柱不仅仅是撑起驾驶室车顶的金属柱子,而且对驾驶室内的成员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在车辆发生翻滚或倾覆的时候,A柱、B柱、C柱能够有效避免驾驶室被挤压变形。
尤其驾驶室B柱结构设计对车辆驾驶视野舒适性,安全性影响较大。现市场上较多重卡驾驶室B柱外观不够美观,强度较弱,密封不够优越,客户反响较大。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外观良好、强度高、密封性好的驾驶室B柱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驾驶室B柱结构,该驾驶室B柱结构外观良好、强度高、密封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B柱结构,包括车门钣金、B柱外钣金、B柱加强钣金层、侧风窗玻璃,所述B柱外钣金的两端分别与B柱内钣金层的两端的端部固定,其中靠近车门的一端设有B柱装饰胶条,靠近侧风窗玻璃的一端设有侧风窗胶条;所述车门钣金的内侧与所述B柱外钣金的外侧之间设有车门密封胶条。
优选的,所述车门密封胶条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车门钣金上,车门关闭时,所述车门密封胶条挤压至所述B柱外钣金处。
优选的,所述侧风窗胶条包括钣金唇边、玻璃唇边、钢带,所述钣金唇边紧贴所述B柱外钣金转交内凹处,所述玻璃唇边在玻璃关闭时紧贴在侧风窗玻璃内侧,所述钢带套于所述B柱外钣金与B柱内钣金层端部。
优选的,所述侧风窗胶条玻璃唇边的内侧设有空腔。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内侧设有不少于1个的具有倒钩结构的内唇边。
优选的,所述B柱装饰胶条包括内饰板唇边、外钣金唇边、钢带,所述内饰板唇边紧贴在所述B柱内饰板转角内凹处,所述外钣金唇边紧贴在所述B柱外钣金转角内凹处,所述钢带套于所述B柱外钣金与B柱内钣金层端部。
优选的,所述钢带的内侧设有不少于1个的具有倒钩结构的内唇边。
优选的,所述B柱加强钣金层包括第一B柱加强钣金和第二B柱加强钣金,所述第一B柱加强钣金与所述第二B柱加强钣金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B柱加强钣金层的内侧设有B柱内饰板和安全带固定端,安全带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安全带固定端、所述B柱内饰板固定在所述B柱内加强钣金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B柱结构,所述B柱外钣金的两端分别与B柱内钣金层的两端的端部固定,其中靠近车门的一端设有B柱装饰胶条,靠近侧风窗玻璃的一端设有侧风窗胶条;所述车门钣金的内侧与所述B柱外钣金的外侧之间设有车门密封胶条。B柱装饰胶条、侧风窗胶条、车门密封胶条可以在B柱外钣金与车门钣金、侧风窗玻璃之间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并可提高驾驶室B柱结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B柱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门密封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侧风窗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全带固定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柱装饰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5中:
车门钣金1;车门密封胶条2、卡扣2-1;B柱外钣金3;侧风窗玻璃4;侧风窗胶条5、钣金唇边5-1、玻璃唇边5-2、空腔5-3、钢带5-4、内唇边5-5;B柱内饰板6;安全带固定端7;安全带固定螺栓8;第一B柱加强钣金9;第二B柱加强钣金10;B柱装饰胶条11、内饰板唇边11-1、外钣金唇边11-2、钢带11-3、内唇边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驾驶室B柱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6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柱前连接板上段结构和汽车
- 下一篇:一种驾驶室B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