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水煤浆棒磨机进料端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6828.7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嗣;曹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7/18 | 分类号: | B02C17/18;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洪平 |
地址: | 2501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水煤浆棒磨机 进料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水煤浆棒磨机进料端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水煤浆棒磨机一般是通过水煤浆螺旋给料机进行物料传输的,水煤浆螺旋给料机是磨煤粉送料的专用设备,适用于非湿性散状物料的给料。以往的水煤浆螺旋给料机进料端只是通过在衬套和套筒之间设置传统的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密封不严密,往往出现现漏浆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水煤浆棒磨机进料端的密封结构,该密封结构有效的避免了漏浆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水煤浆棒磨机进料端的密封结构,包括VD密封圈、O型密封圈和密封盖;
所述的VD密封圈套于螺旋给料机的套筒上,且所述VD密封圈的左端面贴紧在衬套的右端面上,所述的O型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的衬套和套筒之间;
所述的密封盖呈一端封闭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密封盖的开口端设置有法兰,所述的法兰与衬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盖的封闭端设置有用于容纳套筒的第一通孔;
所述的套筒上位于密封盖的内部套设有楔紧环,所述楔紧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呈锥形面,且内侧面的右端的直径小于左端的直径,所述的外侧面的右端的直径大于左端的直径;
所述楔紧环的内侧面与套筒之间,以及外侧面与密封盖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楔紧环与衬套之间设置有楔紧组件,并通过楔紧组件将所述的楔紧环楔紧在所述的密封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外边缘设置有向右侧延伸的凸台,所述密封盖的圆柱面的内侧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凹槽,位于内侧面与套筒之间的密封件被压紧在密封盖的凸台和衬套之间,位于外侧面与密封盖之间的密封件被压紧在所述凹槽的两个台阶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上位于衬套和密封件之间设置有挡环。
进一步地,所述楔紧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锥管螺纹孔,所述的楔紧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的锥管螺纹孔内的第一堵头和弹簧,所述的套筒上位于楔紧环的右端套设有推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的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的第一堵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的封闭端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且所述的第二通孔与所述的第一堵头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通孔上设置有第二堵头。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件为沿轴向排布的若干个毛毡。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件为橡胶环,其中位于楔紧环与套筒之间的橡胶环的外侧面为与所述楔紧环的内侧面相配合的圆锥面,位于楔紧环与密封盖之间的橡胶环的内侧面为与所述楔紧环的外侧面相配合的圆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在套筒上位于衬套端面的内侧设置VD密封圈,可以有效的防止浆料进入到套筒和衬套之间。
2、通过在套筒和衬套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使O型密封圈和VD密封圈的配合使用,即使有部分浆料透过VD密封圈进入到套筒和衬套之间,O型密封圈也可以防止进入套筒和衬套之间的浆料继续向外渗漏,可以有效的防止浆料泄漏。
3、通过衬套的外侧设置密封盖,并在密封盖内设置楔紧环,通过弹簧的弹力将楔紧环楔紧在密封件上,从而避免漏浆现象的发生。另外,这样设计还可以保证楔紧环始终与密封件贴合,保证密封效果。
4、通过在密封盖上设置第二通孔,穿过该第二通孔可以对第一堵头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楔紧环的楔紧力,保证密封效果。
5、若采用条料密封时,还可以通过设置于密封盖上的第二通孔进行注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端盖,2-衬套,3-套筒,4-O型密封圈,5-VD密封圈,6-密封盖,61-法兰,62-凸台,7-密封件,8-楔紧环,9-第一堵头,10-第二堵头,11-弹簧,12-推板,13-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水煤浆棒磨机进料端的密封结构包括VD密封圈5、O型密封圈4和密封盖6。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的VD密封圈5套于螺旋给料机的套筒3上,且所述VD密封圈5的左端面贴紧在衬套2的右端面上。所述的O型密封圈4设置于所述的衬套2和套筒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68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球磨机接渣装置
- 下一篇:单证打印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