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方位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6967.X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秦榛;李太双;韦澧配;刘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方位 模拟 隧道 开挖 过程 模型 | ||
1.全方位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模型,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降雨模拟箱(19)、模拟箱(2)、储水箱(4);
所述的降雨模拟箱(19)通过第二水管(21)与水泵(12)连接;第二水管(21)上安装有第二阀门(22);降雨模拟箱(19)底部为带孔底板(20),带孔底板(20)向下渗漏,形成模拟降雨(24);降雨模拟箱(19)里面安装有水头控制装置(23);
所述的模拟箱(2)底部为隔水底板(5),四周侧壁(3)为透明材质,箱内填充有模拟含水层的填充物;
模拟箱(2)两端分别连接水头控制箱,分别为第一水头控制箱(9)和第二水头控制箱(17);所述的水头控制箱分别通过水管(13)与水泵(12)连接,所述的水泵(12)安装在储水箱(4)内,水管(13)上安装有第一阀门(7);
所述的模拟箱(2)内部,两端分别为缓冲稳定区,分别第一缓冲稳定区(1)和第二缓冲稳定区(16);两端的缓冲稳定区与中间模拟区之间安装有带孔隔板(28);所述的中间模拟区有填充材料(26);模拟箱(2)中间模拟区内还安装有模拟隧道(6);
还包括测压管群组(8),测压管群组(8)排列于模拟箱(2)之内;模拟箱(2)内的填充材料(26)中埋设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头控制箱内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为实验需求水头箱(10)与回水箱(11),实验需求水头箱(10)与回水箱(11)之间由固定高度的隔板隔开,水可以越过隔板从实验需求水头箱(10)流向回水箱(11),所述的实验需求水头箱(10)与水管(13)连接,所述的回水箱(11)通过导管(15)与储水箱(4)连接;所述的实验需求水头箱(10)通过第二导管(14)进入模拟箱(2);所述的水头控制箱通过升降调节装置(18)安装在模拟箱(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方位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隧道(6)包括最外层的高透水性的网状结构管(63),网状结构管(63)贯穿模拟箱(2);网状结构管(63)末端封死的不透水套管(64)从网状结构管(63)后端插入,不透水套管(64)封死的末端代表隧道掌子面;网状结构管(63)前端插入一系列不同渗透系数的套管组合,包括不透水的最内层的内管(61),模拟已经建好的不透水内衬砌,内管(61)外套有中管(62),中管(62)模拟不同透水性与孔隙度施工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69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LC过程控制教学实训装置
- 下一篇:具有涂胶和码垛功能的机器人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