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电辐射管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7684.7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0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2 | 分类号: | H05B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辐射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辐射管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电辐射管加热器是氨燃烧气氛炉上重要部件,现有包括辐射管、加热器、法兰、加热器固定套和端盖,法兰、端盖分别固定连接在辐射管的两端。现有电辐射管加热器在使用时发现存在下列缺陷:辐射管内处于密闭状态,密封出现问题时,有可能出现负压状态,炉内高碳位的气体侵入辐射管内,电热器可能被渗碳及沉积碳黑;另外,辐射管内处于密闭状态,电热器热量无法散发,温度较高,辐射管内外温差大,加重电热器过热倾向,电热器使用寿命短。中国专利201420210367.1“设有通风结构的电辐射管”中,在管盖上设有与管身内腔相通的上通孔、下通孔,这种电辐射管使用时,上通孔自然排出热空气,下通孔自然吸入凉空气,管身内腔空气可以流动,提高电辐射管的热效率和使用寿命。但由于上通孔、下通孔在一端,无法形成覆盖电热器的气流,因此,使用时,电热器仍会因热量无法散发,产生过热倾向,电热器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保护电热器不被渗碳及沉积碳黑,且散热充分,不产生过热倾向,显著延长电热器使用寿命的节能型电辐射管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节能型电辐射管加热器,包括直筒状辐射管、加热器、法兰、加热器固定套和端盖;所述法兰、端盖分别固定连接在辐射管的两端;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部分设置在辐射管内,其端部贯穿法兰上的孔,并通过加热器固定套固定连接在法兰外端面;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孔;所述法兰上用于辐射管端部贯穿的孔与贯穿的辐射管之间设有间隙,与加热器固定套上的通气口相通。
上述结构中,所述辐射管在加热器端部与法兰之间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环形隔断槽。
上述结构中,所述隔断槽内设有耐高温非金属材料。
上述结构中,所述耐高温非金属材料为耐高温陶瓷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法兰上用于辐射管端部贯穿的孔与贯穿的辐射管之间设有间隙,与加热器固定套上的通气口相通,端盖上设有孔,这样,形成从法兰至端盖的气流通道,有下列几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用时,由于源源不断的纯净的氨燃烧气氛充满辐射管,并维持一定的正压,防止炉内高碳位的气体侵入辐射管内,保护电热器不会被渗碳及沉积碳黑。即使是辐射管管体出现裂纹时,由于辐射管管内呈正压状态,仍然能起到保护电热器的作用;另一方面,冷的保护气氛流过电热器时,带走一部分热量给炉子,降低了电热器的温度,减少了辐射管内外的温差,因而减轻了电热器过热倾向,显著延长电热器使用寿命。
2、辐射管在加热器端部与法兰之间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道环形隔断槽,这样,在使用时,隔断槽起到阻断作用,显著减少热量传递的作用,显著提高了加热效率,也显著减少了能源损耗,节约了能源;当然,所设置的隔断槽越多,所起的阻断作用越明显。
3、隔断槽内设有耐高温非金属材料,起到进一步的隔断作用,进一步减少热量传递。
4、辐射管为无缝耐高温合金管,可以使电辐射管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Ⅰ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Ⅱ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节能型电辐射管加热器,包括直筒状辐射管1、加热器2、法兰3、加热器固定套4和端盖5;法兰3、端盖5分别固定连接在辐射管1的两端;加热器2的加热部分设置在辐射管1内,其端部贯穿法兰3上的孔,并通过加热器固定套4固定连接在法兰3外端面;端盖5上设有孔;法兰3上用于辐射管1端部贯穿的孔与贯穿的辐射管1之间设有间隙,与加热器固定套4上的通气口4.1相通。
辐射管1在加热器2端部与法兰3之间的内壁上设有一道环形隔断槽1.1(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多于一道环形隔断槽1.1),隔断槽1.1内设有耐高温非金属材料6,本实施例中,耐高温非金属材料6为耐高温陶瓷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海冶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76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电磁污染的双电热丝电热毯设计
- 下一篇: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