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串抗配电装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8176.0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潘益华;李晶;王伟东;乐党救;王晓京;曹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H02B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姜龙,翁霞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 配电 装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串抗配电装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网布置方案由于采用常规敞开式布置,占地面积和纵向尺寸均较大,布置位置只能在原有线路下方基本平行于原有线路,对于一些纵向尺寸受限和布置形状受限(例如一边已布置有配电装置或建筑等,改造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较长)的变电站,无法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串抗配电装备,以解决目前布置场地面积小且形状受限的条件下无法增加大容量500kV线路串抗的配电装置平断面布置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路串抗配电装备,包括:串抗围栏、GIS、配电装置和线路;
所述串抗围栏包括:串联电抗器和与所述串联电抗器连接的耦合电容器;
所述GIS包括:串联隔离开关、避雷器和旁路隔离开关;
所述GIS通过套管分别与所述配电装置、线路和串联电抗器两端相连接;以及
所述GIS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两端相连接的套管呈一列式布置于所述串抗围栏前方,且垂直于所述线路出线方向。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串联电抗器并联连接于所述耦合电容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线路串抗配电装备还包括过渡构架;以及
所述GIS与所述配电装置相连接的套管和所述GIS与所述线路相连接的套管分别布置于所述过渡构架两侧。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串抗围栏的长为40-44m,宽为16-20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渡构架的长为25-29m,宽为30-34m,高为26-30m。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中,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线路串抗配电装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开发了一种线路串抗配电装备,将除串抗和耦合电容器以外的设备集成至一套GIS中,实现了在尺寸、布置受限的条件下增加线路串抗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线路串抗”是线路串联电抗器的简称,串联在输电线路上用以限制系统短路电流的电抗器。
“GIS”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英文缩写,一般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外壳中,内部充有SF6绝缘气体。
线路串抗配电装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路串抗配电装备,包括:串抗围栏、GIS、配电装置和线路。
所述串抗围栏包括:串联电抗器和与所述串联电抗器并联连接的耦合电容器。所述GIS包括:串联隔离开关、避雷器和旁路隔离开关。
所述GIS通过套管分别与所述配电装置、线路和串联电抗器两端相连接,其中,所述GIS与所述串联电抗器两端相连接的套管呈一列式布置于所述串抗围栏前方,且垂直于所述线路出线方向。
本实用新型串抗围栏可布置在线路下方、两侧或任意一侧甚至远离线路的位置,可满足在布置尺寸和布置形状受限的条件下增加线路串抗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包括:
(a)本实用新型将除串抗和耦合电容器以外的设备集成至一套GIS中,实现了在尺寸、布置受限的条件下增加线路串抗的要求。
(b)本实用新型的线路串抗配电装备适用于各种容量和布置的500kV线路串抗,相比常规敞开式布置,适用性更广,可靠性更高,且运行维护工作量少,占地节省。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8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