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29398.4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作雄;张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菅原作雄;南京澄智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221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空调 能力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能力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能力试验装置用于测试空调器的能力,例如制冷能力和制暖能力,其包括:空气再处理机组和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空气再处理机组在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的PID(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导数)调节器的控制下使房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即干球温度实测值与干球温度设定值一致,湿球温度实测值与湿球温度设定值一致。
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温度快速达到设定值,空气再处理机组的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最小分辨率一般较大,例如100W,从而使得温度实测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较大,降低了温度控制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包括空气再处理机组和温度调节控制系统,在室内室和室外室分别配置所述空气再处理机组,所述温度调节控制系统与所述空气再处理机组连接以使所述空气再处理机组将室内室和室外室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分别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所述空气再处理机组包括:加热用粗控加热器、加热用精控加热器、加湿用粗控加热器和加湿用精控加热器;所述加热用粗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最小分辨率为N1W;所述加热用精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最小分辨率为N2W;所述加湿用粗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最小分辨率为N1W;所述加湿用精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最小分辨率为N2W;所述温度调节控制系统与所述加热用粗控加热器和加热用精控加热器连接,以控制干球温度在干球设定值范围内;还与所述加湿用粗控加热器和加湿用精控加热器连接,以控制湿球温度在湿球设定值范围内;其中,N1、N2为正数,100≤N1≤200,1≤N2≤10。
在如上所述的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第一PID调节器、干球温度测量仪器和湿球温度测量仪器,所述第一PID调节器与所述加热用粗控加热器、加热用精控加热器和干球温度测量仪器分别连接;还与所述加湿用粗控加热器、加湿用精控加热器和湿球温度测量仪器分别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温度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第二PID调节器、梯形波调制电路、干球温度测量仪器和湿球温度测量仪器;所述第二PID调节器与所述加热用粗控加热器和干球温度测量仪器分别连接,还与所述加湿用粗控加热器和湿球温度测量仪器分别连接;所述梯形波调制电路与所述加热用精控加热器和干球温度测量仪器分别连接,还与所述加湿用精控加热器和湿球温度测量仪器分别连接。
在如上所述的高精度空调能力试验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干球温度测量仪为干球温度铂电阻,所述湿球温度测量仪为湿球温度铂电阻。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加热用加热器分为加热用粗控加热器和加热用精控加热器,将加湿用加热器分为加湿用粗控加热器和加湿用精控加热器,从而提高了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精度空调器能力试验装置的空气再处理机组和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的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高精度空调器能力试验装置的空气再处理机组和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的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应用图2所示高精度空调器能力试验装置后得到的加热用粗控加热器和加热用精控加热器的输出功率控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精度空调器能力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室内室、2室外室、3空气再处理机组、31加热用粗控加热器、32加热用精控加热器、33加湿用粗控加热器、34加湿用精控加热器4温度调节控制系统、41第一PID调节器、42第二PID调节器、43梯形波调制电路、44干球温度测量仪器、45湿球温度测量仪器、5计算机、6风量测量装置、61室内机、62室外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菅原作雄;南京澄智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标能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菅原作雄;南京澄智创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29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驾驶室在发动机上的货车
- 下一篇:车辆前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