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热盘组件和食物料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0274.8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榕;徐建飞;曾祥和;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19/00 | 分类号: | A47J19/00;A47J31/44;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 组件 食物 料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盘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很多是底面发热,一个平面与食材热传递,导致食材加热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食物料理机的发热盘组件,食物料理机包括刀轴,发热盘组件包括:发热盘,设置成具有锥形凹槽结构;发热盘设置有与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刀轴孔的中心轴线与发热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为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10mm;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上,用于对所述发热盘进行加热;刀轴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发热盘的底部,朝向所述发热盘内部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盘组件,发热盘的结构成锥形,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上,具体可以设置在发热盘的周围的侧壁上,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加速了发热盘表面与食物之间的热传递;进一步地,在发热盘上设置有与刀轴配合连接的刀轴孔,通过刀轴孔对刀轴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刀轴孔的中心轴线与发热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取值范围在0mm至10mm,即一方面,刀轴与发热盘同轴心,一方面,刀轴与发热盘具有一定的偏心,通过偏心技术改善扰流效果,提升食物破碎效果;发热管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和发热盘的底部,进一步地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发热盘与食物之间的热传递;进一步地,发热盘底部还设置有刀轴固定块,用于固定安装刀轴,刀轴固定块朝向发热盘内部一侧凸起,凸起结构使得刀具安装到位后与发热盘具有一定的距离,同时凸起结构避免了刀轴与底盘之间的空隙出现食物破碎的死角。进一步地,发热盘的结构为锥形结构,具体地可以为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使得发热盘的上端横截面面积大于下端的横截面面积,在破碎食物时,有助于改善食物的扰流效果,同时刀具与发热盘的距离较小,增加食物与刀具的接触面积,提升食物的破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发热盘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的底部和/或侧壁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加速了发热盘表面与食物之间的热传递;一方面,发热管也可以同时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和发热盘的底部,进一步地增加了食物的受热面积,提高了发热盘与食物之间的热传递;再一方面,发热管设置在发热盘的底部,结构简单,结合锥形凹槽结构的发热盘实现对事物的破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发热管横向缠绕在发热盘的侧壁内,或纵向分布在发热盘的侧壁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内发热管的布局方式可以是横向缠绕在发热盘的侧壁内,或者纵向分布在发热盘的侧壁内。以上2种布局方式均可以增加食物的受热面积使得食物受热均匀,提升食物口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盘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扰流骨,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扰流骨,改善了食物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食物的口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扰流骨为多个,间隔设置在发热盘的侧壁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发热盘的侧壁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扰流骨,通过多个扰流骨与发热盘的凹槽结构相结合,改善发热盘的扰流和研磨效果,提升食物的口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锥形凹槽结构的内侧壁与凹槽结构的底部表面形成有过渡圆角θ,过渡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1;所述θ的取值范围为90°≤θ≤150°;和/或所述R1的取值范围为3mm≤R1≤8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锥形凹槽结构的内侧壁与凹槽结构的底部表面之间设置过渡圆角,在搅打食物时,避免食物在侧壁与底面交界处形成堆积,搅打不彻底且不易清洗。优选地,过渡圆角的取值范围为90°≤θ≤150°,过渡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1的取值范围为3mm≤R1≤8mm,并不局限于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刀轴固定块的侧壁与凹槽结构的底部表面形成有过渡圆角,过渡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2;所述R2的取值范围为3mm≤R2≤10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刀轴固定块的侧壁与凹槽结构的底面的交界处设置为过渡圆角,避免食物残留在交界处,搅打不充分,且使得发热盘不易清洗。优选地,过渡圆角的倒角半径为R2的取值范围为3mm≤R2≤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02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