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式电气试验高压屏蔽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1168.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3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权;王娟;刘磊;刘乐;朱峰;龚宁;江栋才;李志刚;李友楼;杨兴华;杨卫;熊一隽;李楚雄;黄志芳;宁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权 |
主分类号: | G01R1/18 | 分类号: | G01R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41350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电气 试验 高压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电气试验高压屏蔽环,属于高压电绝缘结构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气一次设备绝缘结构设计多采用裙式绝缘支撑,每次检修都需要对绝缘结构进行高压电气试验。试验数据受环境干扰,往往造成其表面的泄露电流偏大而影响对设备内部绝缘情况的判断。通常需要采用屏蔽法排除表面泄露的干扰,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传统做法是采用软铜线或保险丝缠绕在被试品表面形成一个表面屏蔽带,但接触效果难以保证,仪器屏蔽回路无固定位置接线且屏蔽效果不良,本申请人因此设计一种能牢固可靠地固定在各类高压设备绝缘件的外表面,有效屏蔽表面泄露干扰的屏蔽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电气试验高压屏蔽环,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针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件情况,采用大小可调的环状结构,接触面选用导电性能良好屏蔽环,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电的、可调节的屏蔽带,屏蔽带的两端还设置有彼此活动连接的公、母接头;公、母接头彼此连接后,屏蔽带形成环状;
公、母接头为导电材料,且任一接头上还设置有与仪器连接的仪器接头;仪器接头可接入各类试验仪器。
所述屏蔽带由包覆住内芯的表面层构成,表面层为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内芯为弹性材料。具体实施例一,针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件情况,采用大小可调的环状结构,接触面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软铜膜,即表面层为导电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弹性的软铜膜,最外层采用绝缘性能及强度良好的环状结构能可靠固定在设备的外表面。内芯为弹簧,内芯填充的缓冲材料,可有效接触设备表面。
所述公、母接头为卡扣结构。
所述公、母接头为螺纹结构。
所述屏蔽带为刚性导电材料,屏蔽带一端为具有连接扣结构的公接头,顶端具有按压头,按压头通过连接杆伸出;
母接头为圆筒结构,活动地套设在屏蔽带上,筒壁上设置有钥匙孔结构的限位槽,限位槽的接入端具有插入按压头的孔,限位槽的盲端具有防止按压头移动的锁止装置;按压头滑入限位槽后与屏蔽带接触;所述限位槽和孔设置在母接头的顶面或侧面。
母接头的圆筒结构末端还设置有绝缘套,屏蔽带的活动端插入绝缘套中;
母接头上还设置有与仪器连接的仪器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可调式环状结构,有效接触各类设备结缘件表面;2、合理设计环状结构,保证增加结构无局放不增加额外的数据干扰。3、采用新型闭合结构,可快速安装、拆卸,提高试验效率。综上所述,可调节式高压屏蔽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类绝缘件的表面泄露电流的屏蔽,适用高压试验人员的日常工作,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附图2为公母接头结构之一。
附图3为附图2公母接头连接状态。
附图4为公母接头结构之二。
附图5为屏蔽带结构之一。
附图6为屏蔽带结构之二。
附图7为公母接头结构之三。
附图8为附图7所示母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6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包括导电的、可调节的屏蔽带1,屏蔽带1的两端还设置有彼此活动连接的公、母接头2;公、母接头2彼此连接后,屏蔽带1形成环状;
公、母接头2为导电材料,且任一接头上还设置有与仪器连接的仪器接头3;仪器接头3可接入各类试验仪器。
所述屏蔽带1由包覆住内芯11的表面层12构成,表面层12为具有弹性的导电材料,内芯11为弹性材料。具体实施例一,针对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件情况,采用大小可调的环状结构,接触面选用导电性能良好的软铜膜,即表面层12为导电性能良好,且具有一定弹性的软铜膜,最外层采用绝缘性能及强度良好的环状结构能可靠固定在设备的外表面。内芯11为弹簧,内芯11填充的缓冲材料,可有效接触设备表面。
所述公接头21和母接头22为卡扣结构。
所述公接头21和母接头22为螺纹结构。
所述屏蔽带1为刚性导电材料,屏蔽带1一端为具有连接扣结构的公接头21,顶端具有按压头211,按压头211通过连接杆212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权,未经张志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1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测试探杆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变频器的新型节能回馈型电子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