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1414.3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1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段福海;王豫;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6/365 | 分类号: | B60K6/365;B60K6/50;B60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复合 前驱 插电式 混合 动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愈来愈严重,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规划,汽车企业也积极响应该发展战略、积极研发节能环保汽车,主要涉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有限等问题目前还不能克服,因此,一定时期内还难以大批量推广普及。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混合动力系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优选的技术方案。
但是,现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装置中,当发动机单独驱动时,速比单一,难以充分发挥发动机高效区,不能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单独直接驱动时燃油效率;当发动机驱动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一直跟随转动导致电机转子轴承寿命大幅降低、系统损耗大的问题;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工作转速低、转矩大,存在效率低、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纯电动驱动时,单电机驱动转速过高,存在系统效率低,机械损耗大,转子轴承寿命短等问题;以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与发动机无法实现多梯度ECVT功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发动机燃油效率、提高系统寿命、降低系统损耗、提高系统功率密度、实现多工作模式和以及多梯度ECVT功能的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双电机多模复合前驱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第一制动器连接盘、第二制动器连接盘、第三制动器连接盘、第四制动器连接盘、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输出齿轮组、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
所述发动机、弹性减震器、离合器、第一电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第二电机依次同轴安装;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空心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离合器的输出轴穿过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第三行星排连接;所述第五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与输出齿轮组连接,所述输出齿轮组分别与左输出半轴、右输出半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星排包括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中间行星轮轴、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轮轴、中间行星轮轴均与第一行星架连接;所述中间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中间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一太阳轮、中间行星轮、第一行星轮依次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一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一内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星排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一行星轮轴、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一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第二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制动器连接盘与第二内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行星排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轮轴、第二行星架、第三内齿圈,所述第三行星轮轴通过行星轮轴承与第二行星架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通过花键副与第三行星轮轴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轮与第三行星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行星轮与第三内齿圈内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制动器连接盘分别与第一行星架、第三内齿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第三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后端与第五制动器连接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中间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差速器总成,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与第二齿轮、第三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外啮合连接;所述第四齿轮与差速器总成输入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或第一齿轮与第二行星架通过整体机加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域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1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0K 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动力装置的多个不同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例如具有电动机和内燃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B60K6-08 . 包括燃机以及机械或流体能量储存装置的原动机
B60K6-20 . 包括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原动机,例如HEVs
B60K6-22 ..以专门适用于HEVs的设备、部件或装置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电动车辆的体系结构为特征的
B60K6-50 ..以传动单元的类型或布置为特征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