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1880.1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1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5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电源。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一种LED电源包括壳体90、印刷电路板92、晶体管93、导热硅胶垫94和螺柱96,印刷电路板92通过螺柱96固定于壳体90内,导热硅胶垫94紧贴壳体90的内表面,晶体管93为贴片晶体管,其一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92,另一侧与导热硅胶垫94,且通过印刷电路板92压在导热硅胶垫94上,从而晶体管93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垫94传导至壳体90,进而向外扩散,实现散热。
然而,晶体管93通过印刷电路板92压在导热硅胶垫94上,紧密效果不佳,散热效果较差;贴片晶体管价格较高,且需设置导热硅胶垫,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且生产成本较低的LED电源。
一种LED电源,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和晶体管,所述壳体包括腔体,所述印刷电路板和所述晶体管均容纳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开槽,所述晶体管设于所述开槽处,且所述晶体管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底部接触,所述晶体管还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本LED电源中,由于在印刷电路板上开设开槽,而可将晶体管设于该开槽处,使得晶体管一方面可直接与壳体接触,无需导热硅胶垫,另一方面可采用插件晶体管通过插脚与印刷电路板连接,无需贴片晶体管,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晶体管直接与壳体接触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凸设于所述腔体内的凸台,所述晶体管设于所述凸台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包括插脚,所述晶体管通过所述插脚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开槽的尺寸大于所述晶体管的尺寸,所述晶体管穿过所述开槽使所述插脚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插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电源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设于所述晶体管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壳体,以将所述晶体管压紧于所述壳体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条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LED电源还包括锁定件,所述印刷电路板通过所述锁定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为插件晶体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LED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ED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LED电源包括壳体10、印刷电路板20和晶体管30。壳体10包括腔体102,印刷电路板20和晶体管30均容纳于腔体102内。印刷电路板20上开设有开槽202,晶体管30设于开槽202处,且晶体管30一侧与壳体10的底部接触,晶体管30还与印刷电路板20电连接。具体地,晶体管30可为插件晶体管,更具体地,晶体管30为插件卧式晶体管。
本LED电源中,由于在印刷电路板20上开设开槽202,而可将晶体管30设于该开槽202处,使得晶体管30一方面可直接与壳体10接触,无需导热硅胶垫,另一方面可采用插件晶体管通过插脚302与印刷电路板20连接,无需贴片晶体管,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晶体管30直接与壳体10接触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好。
本实施例中,壳体10的底部设有凸设于腔体102内的凸台104,晶体管30设于该凸台104上。具体地,凸台104的表面为平面。由于壳体10上设置有凸台104,晶体管30可直接与壳体10接触,无需使用导热硅胶垫。本实施例中,凸台104为壳体10的底部冲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18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风机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户外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