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伸缩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1997.X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杜存山;王涛;祝和权;陈列;郭建勋;刘伟;宋晓东;贾恒琼;李国强;邓运清;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恒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2 | 代理人: | 尹卓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伸缩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桥梁伸缩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铁路、公路等建设大幅加快,桥梁耐久性要求也逐步提高,梁端伸缩缝成为影响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普遍使用的桥梁伸缩缝存在安装繁琐、与桥梁变形协调性差、且不易维修更换等不足,难以匹配混凝土桥梁设计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L”形的型钢、底衬和伸缩体,所述“L”形的型钢为两个,并且对称连设置,所述底衬通过焊接钢筋固定连接两个型钢,使其形成凹形腔体,伸缩体设置于所述凹形腔体内。
其中,所述两个“L”形的型钢两侧中部分别通过锚固螺母和连接螺帽连接第一锚固钢筋;“L”形的型钢两侧底部分别连接第二锚固钢筋,其中,所述第一锚固钢筋通过支撑钢筋连接第二锚固钢筋,并通过横穿钢筋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锚固钢筋下部设置“J”形的型钢。
所述桥梁伸缩装置还可以设置挡砟盖板,其覆盖于所述凹形腔体上,所述挡砟盖板通过定位钢管和第一锚固钢筋和第二锚固钢筋固定。具有挡砟盖板的桥梁伸缩装置适用于有砟铁路桥梁。无砟铁路桥梁的伸缩缝装置则无需设置挡砟盖板。
进一步,所述伸缩体为高分子弹性体,可以选自聚氨酯类弹性体、硅酮类弹性体或者遇水膨胀橡胶材料中一种。
可选地,所述支撑钢筋为多个。
可选地,所述“J”形的型钢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伸缩装置在混凝土桥梁端固定型钢,在型钢缝隙间浇注高分子弹性体,固化后形成型钢-高分子弹性体复合结构,高分子弹性体与型钢焊接钢筋21和第一锚固钢筋4伸出螺纹连接,不易脱落。本实用新型的桥梁伸缩装置与梁端混凝土粘结良好、高分子弹性体能完全适应混凝土梁的变形;即使弹性体脱粘,型钢也可有效防止梁端接触水。且多元合金共渗的型钢耐久性优良,现场维修更换方便,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等等各种混凝土桥梁端伸缩缝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桥梁伸缩装置结构图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伸缩装置进行进一步阐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桥梁端固定型钢,在型钢缝隙间浇注高分子弹性体,固化后形成型钢-高分子弹性体复合结构。
图1示出,一种桥梁伸缩装置,包括“L”形的型钢1、底衬2和伸缩体3,所述“L”形的型钢1为两个,并且对称连设置,所述底衬2通过焊接钢筋21固定连接两个型钢1,使其形成凹形腔体,伸缩体3设置于所述凹形腔体内。所述的型钢为多元合金渗透“L”型钢,含有Zn、Al、La、Fe等元素,渗透深度≥50μm,耐中性盐雾500h样板表面不出现红锈,通过梁端预埋钢筋与混凝土梁形成良好的整体;
所述两个“L”形的型钢1两侧中部分别通过锚固螺母42和连接螺帽41连接第一锚固钢筋4;“L”形的型钢1两侧底部分别连接第二锚固钢筋6,其中,所述第一锚固钢筋4通过支撑钢筋5连接第二锚固钢筋6,并通过横穿钢筋43固定。
所述第二锚固钢筋6下部设置“J”形的型钢7。
用于有砟铁路桥梁伸缩缝的伸缩装置还设置有挡砟盖板8,所述挡砟盖板8覆盖于所述凹形腔体上,所述挡砟盖板8通过定位钢管81和第一锚固钢筋4和第二锚固钢筋6固定。而在无砟铁路桥梁伸缩缝的伸缩装置中,则无需设置挡砟盖板。
所述伸缩体3为高分子弹性体,选自聚氨酯类弹性体、硅酮类弹性体或者遇水膨胀橡胶材料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伸缩装置在桥梁端固定型钢,在型钢缝隙间浇注高分子弹性体,固化后形成型钢-高分子弹性体复合结构。高分子弹性体与型钢粘结良好,且自身弹性好,可有效防止与型钢脱粘,且便于施工与维修,从而有效避免现有混凝土桥梁伸缩缝存在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技术方法进行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应用上可以延伸为其他的修改、变化、应用和实施例,并且因此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例都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教导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1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设备的天线结构和通信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低能电子显微镜的样品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