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2911.5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姜立兵;邢作霞;李立忠;康爱国;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盛公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F24D19/10;F28D20/0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热式 空气 源热泵水热联供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属于贮热加热器领域,具体地说,是属于释放的热量被传输给传热流体如空气、水的贮热加热器,依据国际专利分类法,属于F24H7/02。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采暖方式是一种直燃煤锅炉的供热方式,这种煤锅炉很容易造成煤等化石燃料的低效直接燃烧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无序排放,这些缺点导致了地球环境温度上升,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问题突出,从而导致人类本身健康的损害及未来后代的生存危机。因此,一种基于气源热泵的水热联供系统就应运而生。这一系统具有显著的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对减少燃煤及污染物的排放,大气污染治理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蓄热体结构能够蓄热,利用低谷电产热,充分利用低谷电的能量,有利于消纳电网低峰电力、消纳可再生能源余电。产品采用先进的高密度蓄热材料,利用峰平谷电价,消峰填谷实现电能与热能的转化和释放;整体供热系统采取分散布局的方式,直接接入用户终端,按需取热智能控制,节省管网,损耗节能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解决传统直燃煤锅炉缺点,高效节能环保的水热联供系统以及供暖效果更好的固体式电加热蓄热体结构。
1、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空气源热泵的水热联供系统包括逻辑控制系统 (1)、气源热泵(2)、固体式电蓄热结构(3)、鼓风机(4)四部分;气源热泵(2)通过管道将空气传送到蓄热结构(3),蓄热结构(3)与气源热泵(2)的水箱(2-7)、鼓风机(4) 相连,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鼓风机(4)工作。
逻辑控制系统(1)由数据采集器(1-1)、显示器、逻辑控制器(1-2)、调节器组成,用户将预设温度输入逻辑控制器(1-2),控制系统根据数据采集器(1-1)采集的温度数据调节供热;同时,逻辑控制器(1-2)控制气源热泵(2)和蓄热系统在低谷电时工作,将热能储存。高电价时期结束加热进行蓄热放热,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以达到多用低峰电、少用高峰电加热的目的。
气源热泵(2)包括蒸发器(2-1)、气液分离器(2-2)、压缩机(2-3)、冷凝器(2-4)、储液罐(2-5)、膨胀阀(2-6)、水箱(2-7)、水泵(2-8);蒸发器(2-1)内固定有管道,空气进入管道内进行蒸发,管道连接气液分离器(2-2)、压缩机(2-3)、冷凝器(2-4),冷凝器(2-4)连出两条管道,气体从一条管道通向经过水箱(2-7)的蓄热结构(3),冷凝后的液体从另一条管道进入储液罐(2-5),乏气经过膨胀阀(2-6)后回到蒸发器(2-1);水箱 (2-7)外侧固定有蓄热结构(3),加热水箱(2-7)中的水,可为用户提供热水。气源热泵作为效率较高的供热手段,与利用低谷电的电加热结合,完成蓄热与供热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多用低峰电、少用高峰电加热的目的,实现节能蓄热控制的目的。
固体式电蓄热结构(3)是由固体蓄热砖(3-1)与电热丝(3-2)结合垛堞而成的保温结构与蓄热水箱(2-7)的结合;固体蓄热砖(3-1)由两个长方体型固体蓄热砖(a)垛叠组成结构体,内部形成管道,纵向管道(c)内配置电热丝(3-2),横向管道(d)供热空气循环;每个蓄热体有两个小管道一个大管道共三个管道,管道互相联通,热空气在管道内循环的同时,使电热丝(3-2)发出的热量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加热蓄热结构(3)中。实现加热蓄热效率的提升。
本发明的优点:
1、杜绝直燃煤锅炉的供热方式,具有显著的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对减少燃煤及污染物的排放,大气污染治理有重要作用。
2、利用气源热泵获得热能加热水并进行电蓄热,以室外空气作为热源,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把能量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的传递,以花费一部分高质能(电能)为代价,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能量,并连同所花费的高质能一起向用户供热。热泵的供热量大于所消耗的功量,是综合利用能源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措施。
3、利用逻辑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在低谷电时期控制蓄热系统工作,高电价时期结束加热进行蓄热放热,以此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以达到削峰填谷、消纳可再生能源余电,按需智能取热的目的。
4、固体式电蓄热结构,利用管道均匀散热,实现水热两用,实现加热蓄热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加热蓄热混合式气源热泵组成图
图2为系统工作流程图
图3为逻辑控制图
图4为固体蓄热体结构图
图5为蓄热砖主视图
图6为蓄热砖左视图
图7为蓄热砖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盛公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盛公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2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弧可调节的智能充电点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循环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