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控制装置以及平衡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4083.9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1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文娟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6;B62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602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控制 装置 以及 平衡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控制板以及平衡电动车。
背景技术
平衡车因其携带较为方便,操作简单并且稳定性好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作“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现有的平衡电动车通常包括车体以及操作杆,使用者站在平衡车的脚踏平台上,手动对操作杆进行操作,从而进行前进、后退以及停止,手动操控的方式,操作繁琐;遇到突发状况操作者反应较慢时,容易出现撞车摔伤等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控制板以及采用该辅助控制板的平衡电动车,辅助控制板能根据压力自动控制平衡电动车的启动和停止,从而使得具有该辅助控制板的平衡车使用方便且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辅助控制装置,设置于平衡电动车内,所述辅助控制板包括:
壳体,其内设置有收容腔;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平衡电动车的启/停的感应开关;
受力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受力单元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触发所述感应开关的阻挡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形成凸部,所述凸部沿其顶面向下设置有连通所述收容腔的凸部端通孔,所述感应开关朝向所述凸部端通孔,所述触发机构位于所述凸部端通孔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受力单元包括圆柱状的主体、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外围的环形裙边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裙边的外围的受力端安装部,所述主体的顶部高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凸部沿其顶面向下设置有环形安装槽,所述受力端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环形安装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感应开关朝向所述触发机构设置有感应部开口,所述阻挡结构位于所述感应部开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包括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相连的底板,所述基座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基座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基座的底面沿周向设置有基座部密封槽,所述防水密封件位于所述基座部密封槽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受力单元为橡胶材质的受力单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衡电动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的主控制器以及轮毂电机,所述车体内还设置有如上所述的任意一项辅助控制装置。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辅助控制板结构,通过触发机构所受到的外部压力,触发感应开关,从而控制平衡电动车的启动和停止,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控制方便,提高了具有该辅助控制装置的平衡电动车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A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的受力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控制装置的受力单元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辅助控制装置100,壳体10,基座11,基座部密封槽111,防滑结构1110,基座部螺孔112,耳板113,凸部114,凸部端通孔115,环形安装槽116,受力端螺孔117,加强结构118,底板12,底板部密封槽121,底板部通孔122,收容腔13,防水密封件14,紧定螺钉15,电路板20,感应开关21,感应部开口22,受力单元30,阻挡结构31,主体32,环形裙边33,受力端安装部34,受力端通孔35,压圈40,压圈部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文娟,未经彭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4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垂直布线光缆
- 下一篇:动力电池全自动拆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