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4262.2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祝朝政;顾国强;陈希亮;李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23/04 | 分类号: | G08C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fi 红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属于智能家居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居设备的便捷控制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智能家居应运而生。智能家居可使人们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如何能使整个房间中的家居设备通过WIFI被纳入控制范围之中,是当前智能家居发展遇到的一个新的难题。
由于智能家居的改造成本太大,所以我们发明一种装置可以不用更换现有的家电设备就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的效果。目前很多家电是红外遥控控制的,例如空调等,通过在每个房间部署一个能涵盖360°的wifi转红外的设备,将远程用户的控制直接到达老的家电设备上,让他们动起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包括壳体,WiFi转串口模块,微控制器,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LED指示灯,矩阵键盘,电源模块;所述的壳体内设置WiFi转串口模块,微控制器,红外发射模块,电源模块; WiFi转串口模块与微控制器串口相连,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相连;红外接收模块与LED指示灯布置在壳体外侧;电源模块为WiFi转串口模块、微控制器、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LED指示灯与矩阵键盘供电;矩阵键盘布置在壳体上,矩阵键盘与微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分布于壳体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所述的红外发射模块包括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选频电路,红外发射驱动电路;红外发射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工作,经过红外发射选频电路由红外发射管发38kHz的红外发射信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由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滤波电路,红外信号由红外接收管接收,经过红外接收滤波电路后进入信号处理系统。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整体结构轻盈小巧,不占用较多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完整覆盖房间,信号传递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装置本身具备红外学习功能,适用于所有红外线控制的家电。
附图说明
图1是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的WiFi转串口模块电路框图;
图2是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原理图;
图4是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的电源模块原理图;
图5是WiFi转红外互联装置的代码实现的流程图。
图中1是红外发射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WiFi转红外装置,包括WiFi转串口模块,微控制器,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红外发射选频电路,红外发射驱动电路,红外接收滤波电路,LED灯,矩阵键盘,电源的的降压和整流电路,底座和电源。所述电源经过降压整流电路分别转为5V和3.3V电源,其中5V与WiFi转串口模块的电源引脚,红外发射模块的电源引脚,红外接收模块的电源引脚相连,3.3V与微控制器的电源引脚相连,WiFi转串口模块通过TXD,RXD两个引脚与微控制器上的U0RXD,U0TXD相连。红外发射管位于红外发射的选频驱动电路内(统称为发射模块),通过U1TXD与微控制器相连,红外接收管通过U1RXD与微控制器相连。
多个红外发射模块分布在微控制器的四周,摆放时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呈一定角度。
电源经过降压,成5V输出,分成6路分别给4个红外发射模块、1个红外接收模块和1个WiFi转串口模块供电。
红外发射模块需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整个装置应处于房间中央的高处。
采用一个红外接收管用来学习房间内家电的红外控制波形并储存在微控制器内。在接收到相应指令时通过四个红外发射管发射出相应的红外波形。
设置一个按键,当按键被按下,红外接收管将处于检测红外信号状态,LED灯亮,检测到有红外信号输入之后进行学习,在学习完成一个红外波形后LED灯将会闪烁一次。当按键未被按下,LED灯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4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穿梁线槽安装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尿素合成塔吊装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