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散热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5480.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1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娜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科立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445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具体是一种强散热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被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磁场感应涡流加热。即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内磁力线通过铁质锅的底部时,磁力线被切割,从而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自身的铁原子高速旋转并产生碰撞磨擦生热而直接加热于锅内的食物。
现有技术的电磁炉面板采用平面设计,加热时锅具的底部直接与面板的上表面接触,锅具底部产生的高温会直接传递到面板上,造成锅具上的大量热量损失,降低了加热效率,而且传递到面板上的高温会辐射到电磁炉内部,不利于电磁炉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散热电磁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散热电磁炉,包括壳体、线盘、风扇和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线盘,线盘包括环形框架,环形框架内阵列连接有与环形框架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磁条,环形框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位于磁条上方的绕线槽,绕线槽底部镂空,所述绕线槽内设置有线芯,线芯的底部与磁条的顶面相互接触;所述壳体底部四角连接有支撑腿,壳体底部中心处开设有进风口,壳体侧部开设有出风口,进风口出安装有风扇,盖板上嵌设有玻璃面板,玻璃面板上具有若干高度相等的突条。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框架上对应磁条底部的位置处设有散热口。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面板为耐高温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突条的高度为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将冷风轴向从电磁炉底壁的进风口吸入壳体内,然后风从出风口排出并带走你壳体中部件产生的热量,同时本实用新型使得锅具底部与玻璃面板表面保持一定的间隙,有效阻隔盖板吸收锅具的热量,有效降低锅具的热量损耗,保证锅具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强散热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强散热电磁炉,包括壳体1、线盘2、风扇3和盖板4,所述壳体1内设有线盘2,线盘2包括环形框架21,环形框架21内阵列连接有与环形框架21模内一体注塑成型的磁条22,环形框架2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位于磁条22上方的绕线槽23,绕线槽23底部镂空,所述绕线槽23内设置有线芯24,线芯24的底部与磁条22的顶面相互接触,环形框架21上对应磁条22底部的位置处设有散热口25;通过绕线槽3底部的镂空和散热口25扩大磁条2的散热面积,提高磁条22底面的散热效果;所述壳体1底部四角连接有支撑腿11,壳体1底部中心处开设有进风口12,壳体1侧部开设有出风口13,进风口12出安装有风扇3,风扇3将冷风轴向从电磁炉底壁的进风口23吸入壳体1内,然后风从出风口13排出并带走你壳体1中部件产生的热量,壳体1上端扣合有盖板4,盖板上用于放置锅具,盖板4上嵌设有玻璃面板5,玻璃面板5为耐高温玻璃材质,玻璃面板5上具有若干高度相等的突条6,突条6的高度为1mm,如此设置使得锅具底部与玻璃面板5表面保持一定的间隙,有效阻隔盖板4吸收锅具的热量,有效降低锅具3的热量损耗,保证锅具的加热效率。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科立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科立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5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翻炒的多功能电磁炉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开关窗户的智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