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5765.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标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利铿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31/06;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插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 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其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与USB 3.0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可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USB 3.1作为下一代的USB传输规格,将在未来替代USB 3.0。现有的USB 3.1插座连接器内的金属外壳通常为冲压铆合结构,壳体上存在铆合缝或孔,导致插座连接器屏蔽性不好,影响信号传递,且金属外壳在外力作用下,例如在做侦破力测试时,存在开裂的风险,且容易错位,影响了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结实耐用、屏蔽性好的USB 插座连接器, 该USB 插座连接器为USB 3.1 插座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SB 插座连接器,包括外壳、内壳以及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基部以及与基部连接的插接部,所述内壳包覆于插接部,所述外壳包覆于内壳及基部,所述内壳为通过抽引成型方式形成的中空筒状结构。
其中,所述内壳的前端设置有凸伸于内壳外表面的环状凸缘,所述内壳的后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设置有与卡槽连接的卡舌,所述外壳的前端抵接于环状凸缘。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上遮蔽座、下遮蔽座以及设置于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之间的中夹片,所述上排端子嵌设于上遮蔽座,所述下排端子嵌设于下遮蔽座,中夹片与上遮蔽座以及下遮蔽座连接。
其中,所述内壳包括内腔、顶壁、底壁以及连接顶壁和底壁的侧壁,所述顶壁的后端和底壁的后端均设置有向内腔凸伸的卡勾,所述上遮蔽座和下遮蔽座分别设置有用于与卡勾卡接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
其中,所述上遮蔽座包括第一后座以及由第一后座向前延伸而成的第一舌部,所述下遮蔽座包括第二后座以及由第二后座向前延伸而成的第二舌部,所述第一后座及第二后座均设置于基部,所述第一舌部和第二舌部均设置于插接部;所述上排端子的前端插入第一后座,所述上排端子的后端插入第一舌部;所述下排端子的前端插入第二后座,所述下排端子的后端插入第二舌部,所述中夹片的前端显露于第一舌部和第二舌部。
其中,所述第二后座设置有由第二后座向上延伸而成的抵靠部,所述第一后座的后端抵接于抵靠部的前端。
其中,所述上遮蔽座设置有凸柱,所述中夹片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下遮蔽座设有用于容设凸柱的安装孔,所述凸柱穿过定位孔并插接于安装孔。
其中,所述上遮蔽座设置有分别供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插入的收容槽。
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还包括接地片,所述接地片套设于插接部,所述接地片的后端设置有凸伸于接地片外表面的环状凸起部,所述环状凸起部抵接于第一后座和第二后座。
其中,所述接地片为通过抽引成型方式形成的中空筒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USB 3.1 插座连接器设置有外壳和内壳,内壳采用整体拉伸工艺抽引成型,在外力影响下不会开裂和错位,有利于补强外壳的结构强度,使得插座连接器内部结构稳固,提高了插座连接器整体强度,延长了插座连接器的使用寿命,且组装更为简单;内壳的壳体不存在铆合缝,提高了插座连接器屏蔽效果,具有良好的信号传递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内壳及绝缘本体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外壳 11—卡舌2—内壳
21—环状凸缘22—卡勾23—卡槽
3—绝缘本体 31—基部32—插接部
33—上排端子34—下排端子35—上遮蔽座
351—第一舌部 352—第一后座 353—第一插槽
36—下遮蔽座361—第二舌部 362—安装孔
363—收容槽 364—抵靠部 37—接地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利铿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利铿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5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媒体设备接线器
- 下一篇:一种抗摔的两脚插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