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攻牙机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7020.9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3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之翼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44 | 分类号: | B23G1/44;B23Q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攻牙机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纹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攻牙机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螺纹加工时使用制作螺纹的工具,采用切削、车削、铣削、磨削等工艺对工件进行加工。是工件具有特定形状的螺纹。攻牙是用一定的扭距将丝锥旋入工件上预钻的底孔中加工出内螺纹。
现有一种异型工件需要加工若干螺纹孔,如图1所示,工件6呈L形,工件6的上下表面水平设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壁61和第二侧壁62,第一侧壁61与第二侧壁62均竖直设置且相互垂直。在第一侧壁61远离第二侧壁62的端头连接第三侧壁63,第三侧壁63与第一侧壁61垂直,第三侧壁63平行于第二侧壁62。
加工工件的时候,将工件放置在攻牙机上,需要将工件的位置对准攻牙机构,才能够使得打螺纹孔的精确度有所保障。传统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倚靠有经验的工人手工定位,浪费大量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便于工件定位的攻牙机定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攻牙机定位机构,包括工作台,工作台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上表面水平设置,定位板上固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主定位件和副定位件,主定位件包括第一定位面以及与第一定位面相连的第二定位面,第一定位面与第一侧壁抵接,第二定位面与第二侧壁抵接,副定位件包括与第三侧壁抵接的副定位面,第一定位面、第二定位面以及副定位面均垂直于定位板的上表面,定位板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转动定位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件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上,将工件的拐角处卡在主定位件上,第一定位面与第一侧壁抵接,第二定位面与第二侧壁抵接,然后第三侧壁正好与副定位件抵接,工人将工件用手扶着抵住主定位件和副定位件即可实现工件的定位,快速便捷,下料时直接将工件向远离主定位件和副定位件的方向取走即可。加工下一个工件的时候,将工件的L形的拐角处对准第一定位件,卡在第一定位面和第二定位面上即可,副定位件与第三侧壁抵接,起到稳固定位的作用,方便快捷,无需其他的复杂的锁紧定位即可实现工件的精准定位。由于定位组件在定位板上位置固定,工人的拿取和上料工件的最佳方向固定,定位板与工作台之间设置转动定位定位机构,能够使得定位板相对于工作台转动,以使得工人可以站在任何地方都便于对工件进行上料和下料的动作,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舒适度。
较佳的,转动机构定位机构包括转动机构以及设置在转动机构上的定位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固设在工作台上的转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机构供定位板相对于工作台转动运动,定位机构能够使得定位板转动完毕后能够定位,以保证加工的精确度和设备的稳定性,采用转盘结构较为可靠,方便。
较佳的,所述转盘包括轴承、上转台以及下转台,定位板下表面与上转台固接,上转台与轴承的外圈固接,下转台分别与轴承的内圈以及工作台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内圈能够相对于外圈转动,使得上转台能够相对于下转台转动,进一步,使得定位板相对于工作台转动,转动的轴线与轴承的轴线重合。
较佳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上转台上的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与下转台的上表面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的底端与下转台紧紧的抵接,摩擦力限制上转台相对于下转台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台的定位,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较佳的,下转台的上表面固设有环状的摩擦垫,摩擦垫呈环状且与轴承的轴线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螺纹杆随着上转台转动的时候,能够保证螺纹杆的端头始终位于摩擦垫的正上方。摩擦垫能够增大螺纹杆与下转台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摩擦垫由天然橡胶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 能够保证摩擦垫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提高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
较佳的,所述下转盘上表面边缘固设有支撑条,支撑条顶部与上转台的下表面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定位板固定在上转台上,支撑条对上转台起到支撑作用,分担轴承所承受的压力,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定位板上表面转动后依然保持水平,保证加工精度。
较佳的,副定位件靠近工件的侧壁顶部设置有引导面,引导面倾斜设置,副定位面向上的延长线与引导面形成引导角,引导角为锐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之翼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市天之翼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7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