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充电感应式自行车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38011.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11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任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汉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F21S8/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马碧娜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石杨路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感应 自行车 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具体涉及自行车后灯。
背景技术
自行车后座或挡泥板上一般设有反光板,用于夜间提示后方车辆注意避让以保障自行车车主安全。这种被动式的反光板虽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使用时受入射光角度影响大,提示效果不好。市场上也有主动式的后灯,可以主动发光进行提示,但受电源问题制约,使用外置干电池需经常更换,连接到自行车传动系统发电又会导致结构复杂。市场上主动式的后灯使用时不智能,不能自动开关,进一步加重了电源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自行车后灯存在的电源及控制方式不合理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自充电感应式自行车后灯,采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装置给内置电池充电,无需连接到自行车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同时采用速度传感器进行开关控制,节约电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自充电感应式自行车后灯,包括壳体,壳体下设有可拆卸的底座,底座上设有控制模块和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池,壳体后表面上设有提示灯和速度传感器,壳体上表面设有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提示灯、速度传感器、太阳能充电装置与控制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太阳能充电装置给内置电池充电,白天骑行或停车时都可以为电池充电,通过控制模块和速度传感器控制提示灯开关,可以通过控制模块设置白天不开启提示灯,晚上后方有快速移动物体时才开启提示灯,节约电能,提示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速度传感器为超声波速度传感器。超声波速度传感器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有效距离长。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面设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风力发电装置。通过风力发电装置可以弥补太阳能充电装置在阴天时无法提供足够电力的不足。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面和后表面上设有雨档。设置雨档防止雨水破坏提示灯、速度传感器、风力发电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表面设有弹性爪形装置。弹性爪形装置可以简单地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到自行车后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的WIFI模块。用户可以用移动设备通过WIFI连入控制模块修改控制参数如速度传感器扫描间隔、工作时间段、WIFI模块节电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装简单,现有充电式自行车后灯多是连接到自行车传动系统获取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安装复杂,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和骑行时的风能供电,整体通过弹性爪形装置安装到自行车后座上,安装简单;
2、省电,现有自行车后灯控制方式单一,多是只有简单的开关功能,提示灯常亮费电,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经速度传感器采集后方物体速度信息对提示灯进行开关控制,还可以通过控制模块进行各种节电设置,节电效果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充电感应式自行车后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充电感应式自行车后灯处于使用状态时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2的右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壳体,2-底座,3-控制模块,4-电池,5-提示灯,6-速度传感器,7-太阳能充电装置,8-风力发电装置,9-雨档,10-弹性爪形装置,11-WIFI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充电感应式自行车后灯包括壳体1,壳体1下设有可拆卸的底座2,底座2上设有控制模块3和与控制模块3连接的电池4,壳体1后表面上设有提示灯5和速度传感器6,壳体1上表面设有太阳能充电装置7,所述提示灯5、速度传感器6、太阳能充电装置7与控制模块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汉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汉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380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填料热结合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网箱分布式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