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震源振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0348.6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伟;刘昊;党卫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04;G01V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震源 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石油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
背景技术
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重要的激发源。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对可控震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吨位,宽频的可控震源,使其能够激发出更高品质的地震波,提高地层结构的分辨率。
振动器作为可控震源的关键部位,能否激发出高品质的地震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振动器结构是否合理。因为可控震源工作时,需要重锤连续做上下运动,故任何无助于重锤上下运动干扰都是需要消除的。
由图3中传统活塞式振动器的锤体俯视图中箭头所示位置的虚线油道11可知,该活塞式振动器的油道11没有通过活塞腔通孔中心12,该油道11距离活塞通孔中线L距离,供油与回油存在压差,因此会对锤体6产生一个水平扭矩,这样会使锤体6振动时存在水平干扰。
图4示出传统活塞式振动器的锤体侧视图,由图4还可以看出液压油的供油油道与回油油道在活塞通孔方向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其存在Lv的距离,这样也会产生一个扭矩,该扭矩会加速活塞杆1密封件的磨损,影响振动器的振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其可以满足低频振动时能够提供足够流量的液压油,高频振动时尽可能扩宽高频性能,且降低锤体的水平干扰及垂直扭动,提高可控震源的振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震源振动器,它包括:
纵长延伸的活塞杆,以及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形成腔室;
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并将所述腔室分成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能沿所述活塞杆纵长方向滑动的锤体,所述锤体固定套设在所述套筒外;
相对所述活塞杆对称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开设在所述锤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都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
相对所述活塞杆对称的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开设在所述锤体的内部,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都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一流道相对所述活塞对称设置,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相对所述活塞对称设置;
对称设置在所述锤体上的第一伺服阀和第二伺服阀,所述第一伺服阀与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三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伺服阀与所述第二流道和第四流道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锤体至少具有两个工作位置:
所述锤体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伺服阀和所述第二伺服阀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向所述第一腔室内供油,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向所述第一伺服阀和所述第二伺服阀内回油,所述锤体向上滑动;
所述锤体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伺服阀和所述第二伺服阀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向所述第二腔室内供油,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向所述第一伺服阀和所述第二伺服阀内回油,所述锤体向下滑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第一腔室直线贯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与所述第二腔室直线贯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中部,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大小、容积均相等。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控震源振动器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第一伺服阀和所述第二伺服阀相连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蓄能器的数量为四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控震源振动器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将所述套筒紧压在所述活塞杆和所述锤体之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套筒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外的缸套和与所述缸套端部固定连接的内套,所述缸套、所述内套、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共同围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锤体为矩形块体或八边形块体。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的可控震源振动器锤体内部的供油回油油道具有同一水平面前后对称结构,减少了锤体工作时的水平干扰,同时可以减少对活塞杆密封件的磨损,提高振动器的振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0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