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0452.5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7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凯;丁勇山;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00 | 分类号: | F22D1/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结 水循环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利用炼钢余热加热凝结水的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高炉冶炼领域中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钢铁企业会自建发电机组,汽轮机发电机组凝结水系统的节能降耗是提高机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常汽轮机由多级加热器来加热凝结水,需要耗费大量的汽轮机中的蒸汽,从而降低了汽轮机的发电量。
同时,在钢铁企业中,由于转炉炼钢汽化冷却工艺的特殊性,导致炼钢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具有间断性和波动性,该蒸汽的压强、温度以及产量均不稳定,由此造成了转炉炼钢汽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余热回收困难,不得已将蒸汽放散到空气中,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利用炼钢余热蒸汽加热凝结水的装置,来代替汽轮机抽汽加热凝结水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能将炼钢汽化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蓄热器进行储存,进而对汽轮机产生的凝结水进行加热,使余热蒸汽得到了回收利用,减少了对汽轮机的抽汽量,提高了钢铁厂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包括:
汽轮机,其具有乏汽出口和蒸汽入口;
转炉,其具有余热输出口;
凝汽器,其具有乏汽入口和凝结水出口,所述乏汽入口与所述乏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相连;
蒸汽蓄热器,其具有蓄热入口和蓄热出口,所述蓄热入口通过第一蓄热管道与所述转炉的余热输出口连接;
凝结水加热器,其具有凝结水通道和蒸汽通道,所述凝结水通道的一端通过凝结水管道与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连接,所述凝结水通道的另一端通过除氧管道与除氧器连接;所述蒸汽通道的一端通过第二蓄热管道与所述蓄热出口连接,所述蒸汽通道的另一端通过水箱管道与炼钢车间水箱连接;
锅炉,其通过入水管道与所述除氧器连接,所述锅炉通过出汽管道与所述汽轮机的蒸汽入口连接。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凝结水加热器和所述炼钢车间水箱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水箱管道上。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凝汽器为水冷凝汽器。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蒸汽蓄热器为变压式蒸汽蓄热器。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除氧器为低压除氧器。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凝结水加热器为低压凝结水加热器。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转炉为碱性氧气顶吹转炉。
如上所述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入水管道上设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通过设置蒸汽蓄热器,可以回收和储存炼钢过程中的余热蒸汽,不需要从汽轮机中抽取蒸汽,避免了炼钢余热蒸汽的浪费,提高了汽轮机的发电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凝结水循环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汽轮机;101、乏汽出口;102、蒸汽入口;12、蒸汽管道;2、凝汽器;21、乏汽入口;22、凝结水出口;25、凝结水管道;3、转炉;31、余热输出口;34、第一蓄热管道;4、蒸汽蓄热器;41、蓄热入口;42、蓄热出口;45、第二蓄热管道;5、凝结水加热器;51、凝结水通道;52、蒸汽通道;56、水箱管道;58、除氧管道;6、水泵;7、炼钢车间水箱;8、除氧器;89、入水管道;9、锅炉;91、出汽管道;1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40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级联形式的CNN卷积核硬件设计方法
- 下一篇:井筒防冻设备凝结水回收系统